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3033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69 USD   更新时间:2024-12-24 08:02:32

大学生适合港币理财吗大学生理财意识不足已不是新鲜事,不少事件引起公众关注。所以说大学生想要投资港币理财还是要小心谨慎,裕祥安全网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大学生不适合港币理财,因为香港大学生理财意识不足。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朋辈关系十分重要,朋辈群体是青少年其中重要的一环,他们渴求得到朋辈认同和接纳,所以有人有我有、人做我做的心态。大学生亦一样,当身边的朋辈群体都拥有信用卡时,他们便会从众,表现出合群的精神。大学生希望透过信用卡突出自己而获得朋辈认同,形成朋辈之间更强的友谊网络。部分大学生心智未成熟,自我形象薄弱。信用卡正正成为他们提升自我形象的工具。一些大学生通过展示拥有尊贵的信用卡,在朋辈间炫耀,从而提升自我形象及自信心,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另外,亦有一些大学生通过购物时展示有关信用卡,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作炫耀性消费,令使用信用卡的次数不断增加。由于大学生的信用卡毋须经过入息审查,所以申请程序简单快捷。部分信用卡在开立时更会随即送赠**戏票、超级市场现金礼券等,让大学生心动。此外,开立信用卡后的迎新礼物十分吸引,优惠亦会源源不绝奉上。一些自制能力较低的大学生,为了这些小便宜,便会通过不断申请信用卡来换领有关优惠。不过,获取优惠前,信用卡公司一般会要求持卡人签帐数千元港币,导致大学生不断增加签账的次数,以达到有关签账要求,结果令自己的消费增加。现今一些家长需要外出工作,未能花太多时间在子女身上,或因此导致部分青少年理财观念薄弱。此外,出生率日下,很多家庭的子女数目不多,父母都希望能给予子女较多的金钱及资源,提供较佳的物质生活,部分家长更纵容子女的挥霍行为,使子女建立错误的金钱观念。一般的大学课程都会比较重学科知识或职业技能,院校并不太重视大学生的理财教育,亦没有将理财知识纳入正规的课程之中,或令大学生在学生期间未能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和理财技巧,有理财观念薄弱和理财不善的情况出现。大学生受到明星效应和潮流风气的影响,可能会盲目地购买一些与明星有关的物品,或追求潮流的服饰。有调查指31%大学生表示对手机、手袋等流行产品缺乏抵抗力,每每忍不住追逐新产品。亦有些大学生更希望自己全身上下都穿上一些名牌的服饰,以增加他们的个人魅力。大学生如习惯长期以物质来满足自己,会令生活模式变得物质化,并引致过度消费的情况出现。由于大学生不懂得如何正确运用信用卡,容易堕入消费陷阱,稍一不慎便随时入不敷支,变成“大花筒”。在香港这个物质条件丰富的国际大都会,金钱成为了生活上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赚钱已经成为一些大学生就学时期的重要目标。大学生为了赚取更多金钱,不惜透过学生资助或贷款炒卖股票,他们不会衡量自己所能承受风险的能力,盲目地进行高风险的炒卖活动。当金融市场出现波动时,大学生可能会将有关资助或贷款输掉,最终导致财政困难。现今传媒经常宣传“消费等于开心”的观念,鼓吹大学生不断消费,购买一些非必要的物品。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传媒的资讯影响,导致浪费大量金钱,未能量入为出。所以说大学生不适合购买港币理财,加强投资理财安全小知识的学习,掌握外汇理财的方式有哪些等知识,裕祥安全网时刻为你保驾护航。2020年低利率时代,重新审视我们的定期存款  经济是实物与实体,金融有衍生与虚拟,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和传导,金融是经济的基础和先导,是为二者的本质区别,也是金融的力量所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国际化是发展趋势,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金融国际化之于经济全球化,从表象和正面作用看不一定明显,而从本质和负面作用看则一定深刻。人类社会进入商品经济时代以后,最早发生的是金融危机,影响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是金融事件,对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危害的是金融问题,特别是二战后连续爆发的多是金融危机。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无处不映衬着早期金融危机的影子,现代人类较之300多年前着实乖巧了许多,但并未吸取以往的金融危机教训,从而变得聪明些甚或至少是显得聪明些。金融的负面力量展示了金融国际化的强大威力,在波及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表明了经济全球化的根源的动力在于金融国际化,或许是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日久和影响日深所不可多得的教益。  三大泡沫事件与资本市场危机  荷兰郁金香交易泡沫。荷兰在推翻西班牙统治而独立后不久,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迅速发展起来。当时刚刚传入荷兰的郁金香,花开惊艳,培植困难,供给有限,价格昂贵。1634年,郁金香商人组成行会,控制郁金香市场,推出郁金香买卖合同,买进卖出要收取交易费用。人们看好郁金香的价格前景,纷纷购入郁金香合同;投机商囤积居奇,推高郁金香市价。1636年,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开设郁金香交易,然而当年的郁金香球茎收获量不大,无法满足购买者和投资者需求,交易所索性推出了下一年收获季的郁金香球茎卖盘,郁金香遂之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期货产品。期货产品是竞价交易,可以买空卖空,合同频繁转手,价格节节推高,吸引了欧洲大量资金入市,而获利者随时套现出局,引起郁金香价格三次暴涨暴跌。第二年郁金香种植季来临,意味着交货时间将近,合同持有者突然发现郁金香实物并无偌大价值,而合同供货商赫然顿悟本无那么多郁金香可供,加之获利抛售者特别是获利离场者增多,市场突然出现大量抛盘,引致股民恐慌,价格直线下降,2月4日突然崩盘。1637年4月,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合同,禁绝郁金香上市交易。一年后,荷兰政府限定买主支付合同价款的35%后可中止合同,导致合同买方已付款者或合同卖方未收款者最终承担合同价款965%的损失而黯然收场。  法国密西西比公司泡沫。约翰·劳(John Low)出生于英国爱丁堡的一个银行世家,精通金融业务并有专著,但在决斗中由于致人死命而亡命欧洲大陆。法国路易十四去世后,奥尔良公爵任摄政王,辅佐年幼的路易十五施政,包括设法偿还累积日久的巨额债务。法国摄政王赞赏约翰·劳关于设立银行发行纸币偿还债务的设想,特许他于1716年5月设立“通用银行”(Banque Genarale),并开始发行纸币,可以作为支付手段,随时兑换硬币,帮助政府摆脱财政困境,从此大量纸币流入市场。1717年8月,约翰·劳获准实施策划已久的“密西西比计划”,即政府债务与公司股权互换计划。法国政府准予约翰·劳设立“密西西比公司”,并授权专营法属北美殖民地——密西西比河流域路易斯安那州的贸易和加拿大的皮货贸易;政府通过通用银行发行纸币,纸币持有者购买政府债券,政府收回纸币或兑换硬币偿还债务;政府支持密西西比公司发行股票,申购者要用政府债券购买股票,欧洲很多国家的股民抢购股票,股票得以若干倍的溢价发行,套回大量政府债券向银行兑换纸币,进而用于公司周转和盈利。法国政府赞许约翰·劳的功绩,连续授权密西西比公司在东印度群岛、中国、南太平洋诸岛以及法国东印度公司属地进行贸易,兼并法国东印度公司并垄断东南亚贸易,设立塞内加尔公司对非洲开展贸易;密西西比公司则向政府支付巨额资金,获取了为期9年的皇家造币权和国家税收征收权以及烟草专卖权等,换回源源不断的利润,推动公司股价不断上涨,股票价格远远超过实际价值。1718年,法国政府将通用银行国有化,更名为皇家银行(Banque Royale),约翰·劳继续把持银行,纸币发行量远远超过实际需要量,纸币难以兑换硬币而贬值。密西西比公司(辖印度公司)的股票价格,1719年4月是每股400里弗尔,公司于当年9月和10月连续3次共发行30万股股票,每股发行价高达5000里弗尔,用于偿还15亿里弗尔的国债。三次股票发行都是一抢而空,很快被炒到每股18000里弗尔。政府用以偿还国债的纸币旋即流回股市,随后又为配合股票投机而虚增的货币需求继续增发纸币,形成纸币发行推高股价的恶性循环和股价带动货币发行的通货膨胀。密西西比公司的业绩根本不支撑天价股票,1720年9月股价暴跌,至1721年9月跌到每股500利弗尔,拖累法国经济陷入萧条,无数家庭一夜之间沦为赤贫。  英国南海公司泡沫。英法两国是为世仇和死敌。然而1717年的密西西比公司股票换国债计划,却为英国政府弥补战争亏空带来了些许启迪,英国财政部采纳了南海公司如法炮制的“南海计划”(South Sea Scheme)。南海公司以认购政府1000万英镑政府债券的代价,换取英国政府给予该公司烟、酒等商品经销永久退税特惠,以及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1720年2月,股票换国债的南海计划获得国会通过。南海公司以公司溢价股票作为交换,购入政府3160万英镑可赎回债券,再向政府支付760万英镑,政府得到了可观的大额入账和稳定的偿债资金;政府每年向南海公司支付5%的利息,至1727年降至4%,到期回购南海公司持有的政府债券,公司获取了股票溢价的利润和国债稳定的入息。南海计划实施引发了人们的狂热,公司每股股票价格由当年年初的128英镑飙升至7月的1000英镑,其间公司居然以每股300英镑的价格发行了225万股股票,又以每股1000英镑的价格增发了500万股股票。然而,南海公司的特许经营和垄断贸易都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投机的政府和财欲的股民发现了其中的欺诈和风险。英国国会于1720年6月通过了《1719年皇家交易所及伦敦保险公司法案》,即著名的“泡沫法案”,南海公司股票遭受恐慌性抛售,股价一落千丈,至年底时跌到124英镑。南海公司垮台和天价股票泡沫破灭,很多公司被依法取缔,很多股民血本无归。然而由于爆发了南海公司弊案,却将“泡沫”这一经典专业词汇传扬全球。  1992年英国英镑危机。1990年,英国加入欧洲汇率体系(ERM)。欧洲汇率体系成员国的货币不与美元挂钩,而以德国马克为基准相互钉住,汇率要在规定的范围内浮动。英镑与马克的汇率定为1:2.950,不得低于1:2.778的下限。当时英国经济衰退,英镑币值高估,经济疲弱难以维持高汇率,而本币贬值则有违欧洲汇率体系制度。1992年,英镑对马克下跌,英格兰银行奉命干预,买入英镑并抛售马克。而索罗斯的对冲基金等投资者则逆向操作,抛售70亿美元英镑和5亿美元英国股票,购入60亿美元马克和5亿美元德国股票,此举骤然加大了英镑贬值压力。9月13日,意大利里拉贬值7%,连带几个国家本币贬值,英国商请德国降低利率,以使马克相对贬值而托住英镑但遭到拒绝,英国无奈在两天内将短期利率从10%提高到15%。然而加息并没有扭转英镑颓势,9月15日英镑对马克的比价跌破下限,英国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随后,意大利里拉和西班牙比赛塔大幅度贬值,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是年,索罗斯基金大涨67%,大赚65亿美元;索罗斯被《经济学家》杂志称为“打垮英格兰银行者”。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墨西哥原来实行固定汇率政策。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墨西哥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以高利率吸引外资,年流入250亿至300亿美元;在比索汇率高估的情况下,要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并抑制通货膨胀,只能使比索渐进的小幅贬值;高利率和高汇率导致国际收支恶化,不得不发行外债弥补外汇不足,1992年墨西哥外债高达104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37%。索罗斯认为,墨西哥政府外汇储备不足,而比索严重高估,比索一旦发生危机,要将墨西哥拉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国定会出手救援,遂于1994年12月初抛售比索,买入美元。12月20日至22日,墨西哥政府投入40亿美元拯救比索未果,被迫宣布比索贬值153%,索罗斯趁机继续抛空,投资者恐慌性跟风抛售。墨西哥政府面对抛盘进退失据,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而改行浮动汇率制。此举导致比索狂泻40%,外汇储备几乎见底,股市暴跌70%,索罗斯趁低大量回购比索。美国于1995年1月2日实施180亿美元的墨西哥救援计划;同月又追加第二期499亿美元的墨西哥救援计划,使比索汇率企稳并逐步回升,索罗斯趁机回吐比索获利而归。  1997年泰国泰铢危机。泰国从1984年开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1美元兑换245-265泰铢,资本流入流出不受管制。1995年,泰国的外汇存底有很大比重的外国投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泰铢高估,建议适时调整汇率,并增加政府外汇储备。索罗斯等投资者沽空泰铢。泰国政府发表声明认为泰铢价值适当,以稳定舆论并争取时机调整经济。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资产质量恶化,流动性不足。索罗斯等投资者料定交易对手要抛出泰铢现货为衍生合同保值,因而开始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买入看跌的泰铢期权,以掉期等方式借入泰铢现金。泰铢原本蕴含的贬值压力骤然释放,致使大量外资撤离泰国,泰国外汇存底迅速减少,驱使泰铢加速贬值,5月份时最低跃至26.7铢兑1美元。泰国与新加坡联手动用120亿美元吸纳泰铢,严禁银行拆借泰铢,将隔夜拆息由10厘调升为1000至1500厘。6月,索罗斯等基金以出售美国国债等方式筹集资金笃定卖空泰铢,只有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中央银行难以招架,7月2日泰国政府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改为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至7月24日降至32.5:1美元。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新加坡元、韩元、日元和俄罗斯卢布等币值和股市相继下挫,有些国家和地区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引起欧美国家股市和汇市全面剧烈波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采取控制本币贬值、推迟偿还外债、暂停国债交易等办法救市,有的则被迫实行本币贬值和自由汇率制度。中国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坚持港币与美元联系汇率制度,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港币抛盘,将汇率稳定在775港元兑1美元的水平,同时稳定港币利率和拆息,防止利率急升影响股市和期市,取得了保卫港币的胜利。  低息政策与房屋次级贷款。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导致产业结构性失衡、产能过剩、财富缩水、大量失业和贫富两极分化。美国为刺激经济而加速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采取长期降息、持续减税、增发货币、增加信贷、加大赤字和放任美元走软等措施,美国房价连年上涨,积累了房产和资产价格虚高泡沫。房利美公司(Fannie Mae)和房地美公司(Freddie Mac)以政府信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钱,以房价持续上涨为假设条件,向没有信用的穷人用零首付方式推销房屋次级抵押贷款(次贷),由此带动房地产开发商大肆推销零首付房屋次贷,房地产市场异常兴旺,大量穷人迁入新居,带动消费市场繁荣,美国经济先行指数向好,经济景气催生了乐观情绪和投机冲动。  杠杆融资与市值定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运作方式与中国截然不同,债权人并不长期持有债权,而要通过资产证券化(Collateralised Debt Obligation,CDO)产品,将债权转换为现金再作投资。方法是将缺乏流动性但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进行标准化的结构性重组,发行可在金融市场流通的证券,出售给银行、养老金和对冲基金等客户,其中投资银行是大客户。投资银行的融资渠道按融资期限分为银行贷款、1年期债券、9个月至3个月的商业票据,以及属于隔夜拆借的债券回购市场等,融资杠杆率由在险价值(Value At Risk,VAR)决定。投资银行资产风险评估值高,则杠杆融资率低;投资银行资产风险评估值低,则杠杆融资率高,一般的杠杆率为15倍至30倍甚至更高。投资银行购买资产证券化产品后,要由中介机构按照市值定价(Mark to Market)会计制度,根据市场公允价值重新核定账面资产价值,市场繁荣时市值定价则高,市场萎缩时市值定价则低,由此确定投资银行的盈亏状况和杠杆融资等级。  资产证券化产品与信用违约掉期合同。投资银行为获取杠杆融资,要购买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合约。若以资本金为1个单位,杠杆融资20倍计算:如每单位投资收益率为10%,资本回报率为200%;如每单位投资亏蚀率为10%,则要亏掉两个单位的资本金。信用违约掉期合同买受人如果不违约,则向卖方付费,类似于保险缴费;如果违约则可获取卖方的赔偿,类似于保险赔偿。信用违约掉期产品属于融资杠杆担保产品,杠杆融资人可以少量的付费取得杠杆融资担保支持,杠杆融资担保人可以忽略不计的风险担保取得收益,信用违约掉期产品使得资产证券化产品由无人担保代偿的复杂化产品变为有人担保代偿的大众化产品,进而使得质量不高的次级贷款经资产证券化乔装之后,作为优质产品而销售给全球的客户。房屋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经销人可能有赢家,而房屋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最终持有人可能都是输家。  次贷价值链崩溃与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及其关联产品建立在经济持续繁荣和房价持续上涨、所有产品设计合理、所有机构运营正常、所有资金链条接续等基础之上,在互联网泡沫尚未消除而房地产泡沫接续出现的情况下,很多环节可能都有问题。主要是:房屋贷款本来就有问题,债务到期后陆续出现坏账,房地美公司和房利美公司形成了52万亿美元的问题债务,包括17万亿美元的无担保债务和3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很多投资者以高倍杠杆融资投资,获取了难以想象的收益,但次贷坏账不断出现导致房价下跌,原本设计无风险的债务链断裂;贝尔斯登、雷曼兄弟、梅林、摩根和高盛等投资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值定价不断降低,只得按照在险价值会计制度,减记公司资产甚至增记公司亏损,同时启动去杠杆化程序,有的则要抛售公司资产偿债;由此导致提供短期融资的银行和资金市场等无法收回资金,为资产证券化产品提供信用违约掉期合约的担保机构卷入其中,信用违约掉期规模从2000年的1万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62万亿美元,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形成广泛的金融连带责任,以杠杆融资再投资的投资者遭受以融资杠杆倍数计算的赔率而纷纷倒台。2007年4月2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174亿美元到期次贷无法偿还而申请破产保护,导致关联公司陷入困境,全球股市全线暴跌,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我有一个客户,她过去做储蓄都是银行定期存款。她回忆起90年代初,我国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大约是12%。也就是说,年初去银行存10000元,年尾光是利息就可以拿到1200元。 这是30年前的事了。我那客户一直是银行的“忠实粉丝”,除了房子,其他的大部分闲钱,都会往银行存,短期的,长期的。 都2020年了。如果是在中农工建交这些大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150%[1]。也就是说,现在年初存10000元,到年底只能获得150元的利息。 2019年全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9%[2]。也就是说,无论是把钱存在中农工建交还是某些城商行,存款利率都已经赶不上通货膨胀率了。 总体上,这三十年我国的存款利率在下跌。 但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存款利率还是相对较高的。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大经济体,都进入了低利率时代,甚至是负利率时代。下调银行利率是整体趋势。 是时候应该反思,现在还有必要去做银行定存吗? 过去我们一直习惯这样的理财方式。毕竟钱一直安全地待在银行里面,让时间发挥它的价值。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到一期,你都可以连本带息取出来。 “只要经济没能逆转颓势,低利率时代将会长期存在。”吴晓波曾经说过。2020年的开头就给大家上演了一连串的灾难片,我们见证着 历史 ,我们也体会到人类是如此的渺小,从一个小小的病毒演化到一场全球范围的疫情,随之伴随的地缘政治博弈又拉垮了全球股市。 也许你近期没有炒股,没有做风险较高的投资,但是你也不能面对现在日益上涨的物价、人民币较快贬值的速度,还有下调的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只要地球在转,我们就有衣食住行要考虑。如果你是有孩子有老人的“夹心”阶层,你还得为孩子教育、赡养父母等问题而认真谋划。 定存只能被视为一种短期的储蓄方式,绝非长宜之计。在1-2年内,如果有需要应急,你可以马上取出来。仅此而已。它绝不是为退休、为孩子教育金做准备的。很有可能某一天,中国的定期存款利率会像现在的新加坡(033%),如果存上几年,年利率也至多达到16%(按照今年的数据算)。 关键是要开始尝试利用其他稳健的投资工具。这些工具一样能保本。它们的风险也像定期存款那样低,但是它的未来回报却是有保证的,而且还高于定存。 要知道,退休储蓄或者孩子教育金准备是需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如果只是把钱投进定期存款里面,它的利率又一直在下调。既然这笔钱在近期都不会用到,未来又必须用到,那你应该把视野投向更远的地方,考虑对资产的进行多元化配置,来抵御未来20-30年的通胀。 如果定存是你现金类资产的大部分,通货膨胀会侵蚀你的收益!而且,真当某一天,我们国家会像其他国家利率这么低的时候,想把钱转移到其他投资工具中已经为时已晚!既然你不能承受市场的大幅震荡,那应该把目光投向固收类资产上(货币基金、债券等),而不是权益类资产(股票、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 1) 债券- 债券是所有投资工具里面风险最低的。债券不但可以保本,并且能提供稳定而有保证的收益。大部分债券每年能提供6-10%年息率,并且年期不长。挑选信誉度高的评级为A的债券,因为它的信誉评级越高,违约的风险越低,你的资产越安全。人人都适宜持有部分这类的资产。 2) 美元储蓄理财产品 -它非常适合我们做教育金准备、退休准备。为什么不能只持有人民币资产? 其一,从目前来看,人民币仍会长期贬值(这和人民币国际化道路、我国外汇管制、M2货币超发等原因有关)。其二,人民币购买力贬值的速度(每年93%)超过美元(每年33%)若你所有的资产都随着人民币贬值,就意味着你的存的钱会大幅缩水。那些想要给孩子准备一笔海外留学费用的家长们,更要考虑这个后果! 3) 年金 -年金的威力在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它把以后保证的现金流以及增值的本金锁定了。由于年金锁定的年期非常长,它适合给那些寻求晚年有固定、保证入息的人。比起今后定期存款利率有很大概率继续下调,至少年金的收益率是有保证的。若干年以后,你可以安安稳稳地每月拿到一笔固定的现金流,不用担心自己给子女带来经济负担,也不用担心国家养老金不够开销的问题。适合退休或者计划退休的人士。 如果你正为定期存款利率下降而担心,请放下担心,重新审视定期存款。不要再把它当作一项长期的理财。在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时代,唯一确定的是,我们未来仍会用钱,并且未来的开销很可能大于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我们的投资放在那些收益有保证的、并且高于定存的工具上。不妨找你的财务策划顾问了解,看看哪些投资是在你的风险承受范围内的。然后,从现在开始,让你的钱“聪明”地增值。 [1]/wwwhoyyicom/licaixinwen/26248html [2]/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0-01/09/c_1125439430htm [3]/financesinacomcn/china/2019-10-27/doc-iicezzrr5217354shtml [4]/wwwnstcommy/business/2020/03/571324/bank-negara-cuts-key-interest-rate-250p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