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3019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70 USD
更新时间:2024-12-25 08:02:31
1 描写“汾酒”的诗句有哪些 1、《访
杏花村》 年代: 现代 作者: 谢觉哉 逢人便说
杏花村, 汾酒名牌天下闻。 草长莺飞春已暮, 我来仍是雨纷纷。 2、《老翁》 年代: 宋 作者: 何应龙 八十昂藏一老翁,得钱长是醉春风。
杏花村酒家家好,莫向桥边问牧童。 3、《春日田园杂兴》 年代: 宋 作者: 东湖散人 物色天成画不如,东风又到野人庐。 蜜蜂辛苦供常课,科斗从横学古书。 小雨
杏花村间酒,澹烟杨柳巷巾车。 汀洲水暖苄芽长,更卖扁舟伴老渔。 4、《南归醉题家圃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邓肃 近辅暴迫狼虎,圣君德大乾坤。 万里去黄金阙,一杯得
杏花村。 5、《清明》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 描写汾酒的诗句有哪些 草长莺飞春已暮,我来仍是雨纷纷。——谢觉哉 现代《访杏花村》 逢人便说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闻; ——谢觉哉 现代《访杏花村》 杏花村里酒如泉,解放以来别有天;——郭沫若《杏花村里酒如泉》 白玉含香甜蜜蜜,红霞成阵软绵绵;——郭沫若《杏花村里酒如泉》 特卫樽祖传千里,缔结盟书定万年;——郭沫若《杏花村里酒如泉》 相共举杯酹汾水,腾为霖雨润村田。——郭沫若《杏花村里酒如泉》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唐代:罗隐《自遣》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杜牧《清明》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唐代: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3 汾酒的简介 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诗吟出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汾酒的二次成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为国争光,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佼佼者。 汾酒风格。 4 汾酒的简介 汾酒的传统风格是:酒精清澈透亮,幽雅清香,纯正柔和,回甜口爽,质量稳定,饮后绵长。包装精美,规格多样,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汾酒的主体香为乙酸乙酯。汾酒十分干净,卫生指标先进。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是由几千年的传统工艺深化而成的好酒。它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说明这一点。 汾酒酿造,历来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当地优良古井水和地下水为酿造用水。以大麦、豌豆为制曲原料,接种天然微生物群落,制成青茬曲,中温曲,红心曲,分别制曲,混合使用。成品曲有典型的清香和曲香。 杏花村的酿酒史最少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唐时,杏花村有72家酒作坊,清代中叶增至二百二十余家。 1993年,成立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将原汾酒厂全部资产划归其所有。(集团)公司又拿出其中的高效益主体部分组建了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发行 股票,上市经营,走上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道路。 2002年4月2日,汾酒(集团)公司由
山西省政府授权经营,正式注册改制为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 汾酒的简介 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诗吟出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汾酒的二次成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为国争光,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佼佼者。 汾酒风格。 6 赞美白酒的短句知道 赞美白酒的古诗 《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金陵凤凰台置酒》、《客中作》《南陵别儿童入京》《金陵酒肆留别》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把酒问月>; 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金陵凤凰台置酒> 置酒延落景。 金陵凤凰台。 长波写万古。 心与云俱开。 借问往昔时。 凤凰为谁来。 凤凰去已久。 正当今日回。 明君越羲轩。 天老坐三台。 豪士无所用。 弹弦醉金□。 垒土换缶 东风吹山花。 安可不尽杯。 六帝没幽草。 深宫冥绿苔。 置酒勿复道。 歌钟但相催。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7
山西汾酒介绍 [编辑本段]名称 汾酒(fen二声 jiu三声) 山西汾酒 英语名称:CHINA SHANXI Fenjiu liquor|CHINA SHANXI Fen Jiu [编辑本段]山西汾酒简介 山西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历史上,汾酒曾经过了三次辉煌: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廿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晚唐时期,大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诗吟出千古绝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汾酒的二次成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为国争光,成为中国酿酒行业的佼佼者。 汾酒地位:汾酒,泸州老窖,茅台,西凤酒是我国四大名酒。 山西汾酒 8 以山西汾酒为题的作文 山西特产——汾酒 要说起我们家乡的汾酒呀,只要尝过他
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下面由我来细细介绍。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是由几千年的传统工艺深化而成的 好酒。汾酒的传统风格是:酒精清澈透亮,幽雅清香,纯正柔和, 回甜口爽,它入口绵,落口甜,酒后有余香。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 欢迎。在这里还有一个关于汾酒的传说呢。 传说,很早以前,每逢端阳佳节,杏花村照例要举行一次盛大 的“花酒会”。有一年,杏花村又在举办“花酒会”。那酒香花香 直冲霄汉,惊动了天上的八洞神仙。八仙拨开祥云,见世上竟有这 样的胜景,便驾起祥云飘下人间,店主人殷勤接待,把香醇的汾酒 端上来。八仙在天上喝过琼浆玉液,也喝过吴刚的桂花酒,但这些 都远远不及汾酒的香醇和甘甜。他们边喝边连声赞叹:“杏花汾酒 胜似琼浆!”为了纪念这次盛会,八仙来到街上,每人种下了一 棵槐树,从此那条街叫做“八槐街”。 你们来说说,比天上的琼浆玉液还好喝的酒,是不是特别的好 喝呀! 听爸爸说汾酒不但味道好,还有一定的医药功效呢。爸爸说少 量引饮用汾酒可以舒筋活血,增加人体的血液循环,在寒冷的冬天 喝上一点还可以抵御寒冷。不过一定要适量饮用,千万不可以喝太 多呀,喝太多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会使人神经麻醉做出一些违背 常理的事情,比如打架斗殴、大喊大叫等等有失身份有失尊严的事 情,更严重的是过量饮用还可能危及生命,比如酒精中毒、酒后驾 车等等非常严重的后果。 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的一个具有美丽传说,对人们又有利又有 弊的山西特产——汾酒 和成卫浴的发展历程在1986年,4000元是什么概念?它是35个城市普通职工的工作1年的收入,可以是1个小型医疗研究部门1年的研究经费,可以在上海买1套15平方米的私房,可以购得8吨猪肉,可以让一家3口人非常滋润地过上2年。然而在那时,4000元却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上海女人——孙兆妹的月收入。 见到孙兆妹是在她位于杨浦区杨树浦路上的一处私房里。眼前的孙兆妹看上去精神而干练,淡蓝色的套装朴素而不失风度,谈笑风生之中不时透出一股豪爽之气。但她却很腼腆地自称是一个“穷
妈妈”:“从1986年的月收入近4000元,到2000年的月收入600元,我在不停的创业与投资中真的可谓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又经过了这几年的忙碌奋斗,我目前的工作虽然已经有点起色,但仍然没有什么积蓄。我认为
自己的在理财方面一定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也很希望能够尽快找到症结所在。”“水产大户”挥金如土 80年代流行这么一句话:“找媳妇要去菜场找,招女婿要招驾驶员”,可见当时这两个职业是多么有油水。孙兆妹从1985年开始搞起了水产小承包,而发展到1987年,她已经是杨浦区有名的“水产大户”了。 “一开始在隆昌菜场搞小承包,后来到白林寺菜场搞水产大承包。因为我
的人际关系非常好,周围的朋友都很照顾,虽然很辛苦,但一个月的收入不会少于4000元。那个时候菜场卖菜
的人都很赚的,更不要说是做水产。一听到是做水产的,所有
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大户’啊!” 孙兆妹这样形容那时日子的好过:“80年代还不流行过圣诞节,而我们家的圣诞节都是到和平饭店去过的,这在一般人真的难以想象。孩子的衣服和玩具也是应有尽有。虽然别人买菜都还是要凭票的,但我在菜场做生意,吃的总不用愁,不仅自己随便吃,亲戚朋友也是一样,很多跟我特别好的姐妹家里黄鱼多得吃不完。”讲到这里,孙兆妹不由自主地笑了笑,似乎沉浸在了最辉煌时的荣耀之中。 这样的高收入一直持续到1989年。照理说,近4年的收入累计下来至少会有15万元,在一般人看来除去一般的开销,总该留下不少积蓄,总该有一套宽敞明亮的大宅了吧?毕竟那时有个“万元户”都是很稀罕的事。而出乎意料的是,孙兆妹竟告诉记者,她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积蓄,如果一定要说有,那就是在1989年花了7000元买了一套20几平米的老式里弄房。这倒让记者百思不得其解了。 “我是一个很爱交朋友
的人,也是一个豪爽的人。做生意朋友自然多,需要打点的事也很多,上上下下都要照顾好,开销确实也很大,但实际上我自己用不了什么钱的。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不太有数字概念,不太记得自己花过多少钱,花也就这么花了;而且当时钱来得实在是太容易了,也不会想到做积蓄,总是认为这个月钱用光了下个月可以再赚,可能真的是那种所谓的暴发户心理吧,也没把钱当钱花。要不是当时买了一套私房,现在真的可能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说到这里,孙兆妹的表情显得比较复杂。 1990年初,孙兆妹的先生开始担任一家中瑞合资服装厂的总经理,于是让她不要再外出工作,全心做一名家庭主妇。这时家境愈发富裕起来,家里甚至有了一个专门放钱的抽屉。 孙兆妹为人特别热情,单位里弄的大小事情,只要叫她帮忙,她比居委会主任跑得都快。亲戚朋友邻居家里有了红白喜事,也总少不了她,而她给的“大礼”也基本上是最体面的了。 家庭主妇的生活自然是清闲的,除了照顾孩子之外,基本上不再有别的事情,于是旅游成了那时最多的活动。有朋友曾经跟她开玩笑说,这时候她已经享受过一切该享受的,就算死了也不冤了。记者点评:“穷
妈妈”也曾经有钱过,但她却没有真正富过。实际上,1985年至1991年的这7年,本应是“穷
妈妈”完成原始积累条件最好的几年,因为她有着别人没有的资金优势,如果她在这时可以做到合理安排资金的话,那么她至少应该留下20万元的积蓄。 1980年代很多老百姓选择了做储蓄。虽然储蓄并非是投资,但在那时的高利率状况下,即使她拿出一半的钱用来储蓄,也一定是受益匪浅的。诚然,当时的投资产品并不多,但在1987年~1989年,国家推出的一系列国库券、保值公债、建设债券等都有高达10%~15%的利息,这在保守型投资者看来也是非常好的投资手段了。 富爸爸说:“富人人人都投资。就像一个时刻关注未来天气变化动向的远洋水手那样,投资者必须对将要发生的变化保持警觉,并且随时做好应对任何困难的准备。”这也就是说,投资是成为富人的必要途径,而具备抗风险意识是成为成功投资者的必要素质。但“穷
妈妈”却一味选择了消费,没有任何积蓄的她也因此没有了任何抗风险的保障。她的低财商为她日后的挫折埋下了伏笔,也成为她为什么不能守富的理由。 股市“小户”的惨败 1992年,股票认购证大潮开始席卷上海的时候,孙兆妹也开始关注起股票。“银行里开始有认购证卖,当时想都没想就掏钱买了10张。股票在那时看来还是个新生事物,很多人不敢买,害怕有风险,但我认为里面的机遇也一定很大,输光了大不了300块,于是也劝说另外两个亲戚分别买了10张,之后便和他们一起开始炒股。” 孙兆妹虽然不懂技术,但在股票上市时,她却没有选择把认购证抛掉,而是决定和亲戚朋友一起操作。她给记者看了当时交易的明细,因为是3个人一起炒然后再将收益平均,因此中签的股票个数很多,但量都不大。 之后,孙兆妹又拿出3万元,和朋友们一起开始炒起了二手股,在资产增值得比较好的时候,她甚至还一度和朋友们在大户室里呆过。 孙兆妹能够清楚地记得当时在文化广场买卖股票挤进挤出的情景,有时大夏天为了抢购一只股票常常挤得汗流浃背。但当时炒股还没有什么技术可言,信息也很不对称,因此一听到那些号称炒得不错的、信息比较灵通者的煽动,她就开始迫不及待地跟进跟出了。更令人吃惊的是,在1年多的炒股生涯中,她都不知道自己究竟买了哪些股票,钱是怎么一点一点亏掉的。就这样,到了1994年2月,她的账户上只剩下5000多元。 “当时炒股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的人到处都是,虽然原本打算炒着玩玩,但看到这种状况,我也认为风险太大,于是把钱拿出来,决定开始实实在在做生意。” 记者点评:在**《杰里马奎尔》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让我看看钱!”一些投资者们常把这句话奉若神明,因为他们认为,投资不一定意味着能够带来收益,只有收回了投资的资金,才是真正的投资。 而在“穷
妈妈”当时看来,投资股票不过是“炒着玩玩”,也就是说,在这时她还没有把钱当成钱来看,当成资本来看。同时她对股票还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把股票投资当成一项严肃的投资活动,而是当成了一种娱乐活动。试想一下,如果她不是“炒着玩玩”,而是一直持有这些股票,恐怕今天她的股票账户里也远远不是当初的几万元钱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她已比第一阶段进步了一些,至少知道了要做投资;而在账户上资金急剧减少之时,也有了一定的抗风险意识,把钱提出开始转投实业,这是一种相对稳健的投资方式。 卖皮鞋由盛而衰 因为人脉关系相当好,孙兆妹在平凉路服装市场也认识了不少朋友,其中一个姐妹非常支持她经营皮鞋。于是她几经考虑之后,在平凉路服装市场租了个宽12M的小柜台,正式当起了小老板。3个月后,孙兆妹发现在那种档次的市场里,好的货品也永远买不出好价钱,于是她和那个姐妹一商量,就决定把店开到五角场。 1994年底,孙兆妹在五角场朝阳百货旁边的豪士商场租下了一个宽24M的柜台,这对于她的生意来说,已经有了一个质的跨越。 “1994年底租了一个24M的柜台,是原来的2倍宽,租金2000元/月,营业员每人1000元的工资,逢年过节还给他们发发东西,还有红包,她们都说我这里是外企,福利特好,做得也特别卖力。一个月下来,除了所有的开支之外,还赚了3000块。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我也更加有信心把
自己的店好好经营下去。” 1995年,孙兆妹的店迅速扩展到3家,在朝阳百货旁的另外两家商场“蓬莱”和“良宝”都有了不小的铺面。这是她生意做的最顶峰的时候,除却所有的开支平均每个月的净利润接近15000元。 “我进货讲究款式的新颖,市场上流行什么我立刻能快速的反应过来然后进货,新老顾客都非常多,货也非常畅销。95年的时候生意是做得最大最好的,3个商场里都有了至少宽36M的柜台,柜台租金超过12000元,养了7个营业员,每个月营业员工资开销9000元,拥有40000元的存货,营业额超过135000元,毛利达到30%。因为货走得非常快,每天都要进货,有时一天得去进2次,车钱每月1000块打底。我的信誉是相当好的,在当时即使不花钱也能拖回1车皮鞋回来,因为他们知道,我每天的走货量相当大,甚至会让我先卖后给钱,几乎变成代理的模式了。”说到这里,孙兆妹显得相当自豪。 当时的孙兆妹成了五角场皮鞋生意圈子里有名的,直到现在提起孙兆妹的名字,还是有不少当时的竞争者记忆犹新:“那个女人真得很会做生意,生意做得老大的!” 然而到了1996年底,五角场的皮鞋零售业竞争已经相当的激烈,不少外地人也加入到了这个行业中来,同时房东看到其生意火爆也要求涨租金,要求他们把整个一面墙的柜台全部吃下来,否则就收回柜台。这时候,3个柜台每个月的租金达到了13400元,毛利只剩下20%。大家都开始乱卖了,一双鞋赚5块就给,营业额反而下降到了120000块。因为卖得快,拿货的频率更高了,车钱反而涨到了每月至少1200元,工资支出仍为9000元不变。这个时候孙兆妹的生意已经开始亏了,不久就只能靠吃老本生活。 “我们实在是卖不过温州人,他们很多人是自产自销的,成本低,卖得也相当便宜,我们在价格上无法跟他们竞争;同时因为当时我们卖得好,不少其它店的人也跟着我们的款式进货,这样跟是会把生意给跟死的,因此不久之后,我们不得不把店面由3家减少到了1家,只留下2个最能干的营业员,给她们1500元的工资,而这个时候营业员的工资实际上是比我这个老板的收入还高的。半年之后,老本就基本被吃光了。其实,如果当时不是店面铺地太大导致成本过高,卖皮鞋肯定还是会赚钱赚到现在的。”这时,孙兆妹的眼中透出了些许遗憾。 1997年8月,房东突如其来的决定改变了孙兆妹一生——收回店铺。这对于她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而她和丈夫十几年的婚姻生活也宣布走到了头,一时间她甚至不知道何去何从了。 孙兆妹至今想起这件事还显得非常痛苦:“300多双皮鞋,放都没地方放,只能在晚上跑到一个夜市去摆地摊,20元进的鞋,5元10元的就卖了,有时人家不要还硬塞给别人,毕竟有人要总比堆在外面烂掉好。我苦一点倒没什么,儿子那时候正好初中,开销很大,没钱不行啊!皮鞋不能吃不能喝,换成钱至少还能填饱肚子。300多双鞋花了一个多月终于卖完,抹干了眼泪,我又开始了新的打拼。” 记者点评:“穷妈妈”很敢闯,这是她一个极大的优点。她在做生意上脑子很活络,这为她轻松地打开了局面。但从她首次创业的失败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犯的仍然是一些老毛病: 第一、抗风险意识不够。在卖皮鞋最成功的时候仍然没有积蓄,没有为自己储备资金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变故;同时轻率地相信房东,没有及时签订租房合同保护
自己的权益。 第二、成本意识不强。做生意不是办慈善基金,不能顾及面子。俗话说“无商不奸”,并不是说一定要做个奸商,而是要懂得在生意上学会“计较”,要学会控制成本,包括人力成本。记者还未曾听过哪个营业员的工资拿的比老板高的。同时她也没有把薪酬和绩效挂钩,营业员也必然会或多或少缺乏责任心,毕竟亏的不是
自己的钱。 第三、在发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改变思路。其实在1996年,也就是“穷妈妈”生意快速滑坡的那年,她已经发现了经营中存在问题,但她没有及时对商品进行调整,或者见好就收转投其他产品,而是听之任之,这导致了“穷妈妈”首次创业的最终失败。不过即使是“富爸爸”也有创业失败的时候,公司关门的那一刻甚至让他“联想起了葬礼上的场面,很多悲伤无从说起,公司的倒闭其实就像万事万物的终结一样。” 然而不论好坏,总有一些经验会永远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未来,决定自己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当然,这段经历也改变了“穷妈妈”不把钱当钱的一贯作风。 小商小贩重操旧业 1997年9月,孙兆妹用卖皮鞋剩下的钱买了一台刨冰机,自己花400多元做了个推车,推到学校门口卖起了刨冰。等天气凉下来,她又开始卖起油炸香酥鸡,一次在上海展览馆举办的展会上,她看到了珍珠奶茶,于是又买了一大堆原料开始卖起珍珠奶茶来,总之市场上可能流行什么,她就卖什么,总是走在流行的前面。她的儿子笑着跟记者说:“每次做什么,我总是第一个试验品,但我总会爱上吃妈妈做的东西,因为真的很好吃。” 由于卖的东西很干净,口味也很好,孙兆妹的摊位前总是排满了人,不仅学生爱吃,一些馋嘴的家长也会来排队呢!就这样,小吃摊一摆就是半年。 这是孙兆妹最为艰苦的一段时间,每天要把很重的推车从家推到一些人比较多的学校附近,周末推到杨浦公园,没有一天休息,平均每天可以赚上30几元,而一家人的开销(包括孩子上学)就靠这30几元。晚上做完生意,她会以最快的速度冲到菜市场,去买落市的剩菜,那时候卖菜的乡下人赶着回家,菜总是最便宜的。一天如果买上10元钱的菜就可以吃得很好了。 “真的想想都很难受,”孙兆妹的眼里似乎有了星星点点的泪光,“我们的生活完全倚仗这点小生意,我几乎没有面子再去和我以前的那些朋友来往,基本上成天关着门,别人都不知道我到哪里去了。” “是生活得比较低调吧?”记者笑着问。 “不,我配不上‘低调’这个词的,低调是别人过得好但不宣扬,我只能称得上是穷困潦倒。这时候,我现在的夫君姚先生真正走入了我的生活,他跟我一起吃了很多的苦,当时真是有一种‘你耕田来我织布’的感觉了。”孙兆妹说到这里,表情愈发复杂起来。 “龙门照跳,狗洞照钻”是孙兆妹对
自己的评价。由于摆小摊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太多,同时周边的同业竞争者越来越多,也影响了收入,第2年,她便把自己的私房出租了每月可以获得300元的资金,又在弄堂里每月花450元租了一个既能做生意又能住人的房子,重操旧业开始卖起小菜。 “卖菜能够吃得很好,保证了孩子的营养,而且一天可以赚80元钱,一般的生活开销也够了,虽然赚不了大钱,但生活总不会太拘谨。就算再苦,也总不会饿肚子的。”孙兆妹爽朗地笑了起来。 1999年正是儿子上初三,需要花钱的时候,但孙兆妹在儿子的教育投资上从不吝啬,每个月家教费、昂立多邦、学校里的杂费加起来总共有800多元。再加上另外150元的房租差价,孩子的车费等,压力还是不小的。 但此时卖菜又开始收到竞争者的干扰,孙兆妹也感觉到夫妻二人一同卖菜太浪费劳动力,于是她开始帮“新亚大包”包粽子。包一个粽子4分钱,一天可包600多个,赚上20几元,一个月可以有6、7百元,这样一家人便可以稍微有一些积蓄。也正是那是包粽子的经历,让孙兆妹能够静下心来思考,规划以后的人生。 记者点评: “穷妈妈”会在朋友圈中突然蒸发,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人,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的人,也是一个极好面子的人。这虽然是一个无奈之举,但好处是让她能够有时间自我反省,同时也减少了她不必要的交际开支。 这是“穷妈妈”人生的转折点,她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意识到“钱”的重要性。她脑子活络,能够紧跟形势及时变换经营品种,这是她一个很大的进步;同时她把自己的住宅出租,以便折钱来租一个简易的商铺;她还知道要开始积蓄一些钱,以备未来的不时之需,这些都体现了她理财意识的提升。 富爸爸说:“只有那些财务上适应能力强、聪明而有所准备的人才能够生存下来,就像诺亚建造方舟是为将来做好准备一样,每个人都应该打造自己适应自己的财务方舟。” “穷妈妈”从这时开始,为以后重整旗鼓作准备,开始慢慢走向健康的财务之路。 从骑车卖香皂到开设“理财工作室” “天无绝人之路,1999年底,我先生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在一家家电公司做售后服务,一个月可以有1000元的工资。而这年的11月,朋友开了一家香皂厂,让我帮他跑销售。我考虑了一下,不久也就答应了他,因为我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于是我骑着自行车,从1块香皂开始,跑起了销售。” 2000年,孙兆妹的月薪是600多元,2001年为800多元。而她必须为了这几百元,每天骑车上门推销香皂,最远甚至从杨树浦路骑到浦东的川北公路,将两条腿内侧磨得全是血泡。肉体上的痛苦她还并不在乎,最让她难受的还是在推销产品时所受的白眼。这时,她深刻体会到了赚钱的不易,但她同时也下定决心,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那时,儿子快上大学了,钱对她来说相当地宝贵,她必须为了5元钱而精打细算。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她赖以生存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却被一连偷掉3部,那时,她的心里前所未有地涌上了对偷窃者的憎恨。 由于出色的交际能力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孙兆妹渐渐打开了局面,生意愈发红火了。2002年,孙兆妹的薪水涨到了1500元,这使她的积蓄渐渐多了起来,于是她为自己添置了一辆助动车。 “我这时才开始意识到以前的理财意识有多差,已经快50岁的人了,积蓄还不到10万元,像样的房子也没有,孩子又即将步入大学,这使我心里万分焦急。面对自己如此糟糕的财务状况,我有些手足无措,这时一个师兄向我推荐了《理财周刊》,这份实用性杂志确实帮了我很大的忙。” 孙兆妹告诉记者,虽然这时候花钱花得很小心,但她还是订阅了2003年全年的《理财周刊》,每周六的早上7点钟就开始检查信箱,拿到杂志后就开始细细翻阅,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小的角落。 “从杂志上我知道了健康投资的重要性,于是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不少保险,其中包括养老保险、重大疾病险、医疗保险、分红险、财产险、意外险等,每年要交的保费有20000多块呢。我也曾专门去咨询过基金,可惜的是没有发现合适的产品,但以后一定会买。去年确实想过要买房,但考虑到首付以及还款的压力,还是没有敢动。最近我又开始重新关注起自己的股票账户来,发现自己其实真的需要理财。”她指着一沓厚厚的《理财周刊》告诉记者。 现在,孙兆妹已经又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专营洗浴用品,生意也越做越红火,自己一个月的净收入可以超过3000元,再加上先生逾3000元的工资,生活已经不再拘谨,甚至已经过得非常适意了。 “我已经开始记账了,发现理财真的能提前避免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了解自己的开支后,花钱也更有计划性。不过虽然现在还没有很多钱,但我还是要保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该花得一定会花,在保护身体健康上从不吝啬。现在我每个月雷打不动要存2000元,以保证能够如期支付保费。虽然我近几年还不打算退休,但也有了一个退休金计划。不过除了已经购买的养老保险以外,我不打算再买保险了,因为年纪大了,买保险不合算,所以现在即使买保险也是给儿子买。我目前的打算是买一些保本的基金,现在正在打听有什么好的投资品种。” 现在,孙兆妹还建立了一个“购物理财工作室”,专门为客户制定产品定购计划,比如告诉客户,夏天到了,什么产品可能消耗量比较小,应该少买,秋冬交替的时候,什么货品可能会非常畅销,应该多备一些货等等,甚至小到刮胡刀、牙刷、浴帽,她都会给客户精心计划,让客户用最经济的方式获得最实惠的产品。 “这也是从《理财周刊》上学来的,”,孙兆妹显得有些羞涩,“经营的过程不仅是卖产品的过程,还是卖服务的过程,这样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让他们真正觉得贴心。我现在明白了接受财商教育的重要性,正在更加努力地学习,并且把这些间接经验用到实际中去。我对自己的未来来更有信心了,这是我加入洗浴行业的第4个年头,对我来说,新一轮的挑战又即将开始,目前我正在备货、筹资,利用淡季进行产品更新。儿子很有出息,考上了同济大学,这让我感到非常宽慰,而现在我也有精力进行人生新的理财规划。现在我的公司属于市政府4050工程,有了政策的支持我可以贷款创业。在《理财周刊》上的一系列文章中我了解了贷款的杠杆作用,因此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真正的成功,同时计划在2年内住上一套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但愿能够很快甩掉‘穷妈妈’的帽子哦!” 孙兆妹看着儿子,眼里洋溢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 记者点评:富爸爸说:“庆幸的是,打造一只财富方舟的途径有很多种,通往财富天堂的路有很多条,关键在于寻找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子。但如果想打造一条富人的方舟,储蓄绝对没有任何意义,储蓄者绝对是输家。”富爸爸为富人、中产阶层、穷人做了一个特点的归类:可以明显地看出来,现在虽然“穷妈妈”的积蓄还不满10万元,但她已经不属于穷人的行业。穷人最大的投资是自己的孩子,这是穷人的特点。虽然“穷妈妈”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但目前,“穷妈妈”正在摘掉自己的帽子,开始向中产阶层接近。 她努力接受财商教育,努力创业,并且已经是业内较为专业的人士。她有了自己的退休金计划,有了一定的储蓄且不以储蓄为唯一理财方式,她有了保险,并且打算置办房产,投资基金,似乎她离中产阶层已经不远了。她有着成为富人的目标,并且有这样的条件——她拥有自己的企业。 但愿“穷妈妈”能够成功打造自己的财务方舟,早日成为一名“富妈妈”。1931年 - 邱和成先生在台湾莺歌创立“和成制陶部”,以125美元的资本,开始了和成淬土成金的传奇历史1949年 - 开始生产卫生瓷器1962年 - 建造台湾第一座隧道窑,全长70米1980年 - 成立“研究开发部”,成为和成的转折点1981年 - 和成欣业统一变更为『HCG』标志,开始了国际化发展1982年 - 研发出“香格里拉系列” 创造高销售量1984年 - 与美国摩恩公司合作成立豪士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水龙头行销全球开发出台湾第一套单体静音马桶系列阿尔卑斯系列大量应市,并创造当年销售10万套的销售记录1985年 - 卫浴陶瓷产品荣获日本JIS工业标准认证和美国ANI国家标准认证1986年 - HCG卫生瓷器荣获加拿大CSA国际标准认证1989年 - 投资HCG North Americalnc设立北美销售据点1991年 - 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台湾第一家股票上市的卫浴公司,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1992年 - 成立和成香港企业, 部局中国内地市场1993年 - 在中国厦门成立第一家展厅,进入大陆市场1994年 - 和成在卢森宝发行海外存托凭证募资八千多万美金,进军国际市场1995年 - 被美国陶瓷专业杂志评定为“全球前十大卫浴厂商”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全球一百家最优良的企业1996年 - 在中国江苏建厂完成,上线生产1998年 - 在菲律宾设厂量产,开始营运聘请知名艺人刘德华作为品牌代言人,一首「马桶歌」传唱大街小巷,开卫浴行业行销之先风2000年 - 成为中国内地前五大卫浴品牌2005年 - 成立筑礼国际代理进口品业务,提供更完整产品解决方案;菲律宾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达到55%以上2006年 - 获得“中国名牌产品”认证2007年 - 和成江苏厂荣获ISO-14001认证;设立印尼销售公司2008年 - 荣获企业信用登记“AAA”认证;国际资源重组,设立HCG控股与HCG贸易行2009年 - 筑礼国际进驻苏州国际精品卫浴生活馆安心居,这是筑礼国际在内地的第一家展厅,面积近1000平米;和成与全球最大的铜器生产厂商路达集团结成战略联盟,在厦门共同投资成立了优达(中国)有限公司,实现和成品牌在中国市场战略布局与的优化与升级2010年 - 全力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各项建设,产品进驻多个世博场馆,并被上海世博会(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授予“合作伙伴”称号上海总部大楼&旗舰展厅正式开业和成卫浴-艾瑞斯C4650T尺寸(mm):735360720坑距(mm):300/400冲水量(L):3L/6L冲水系统:喷射虹吸可选颜色:AW水压要求:07-5 kgf/cm2产品特色及优缺点:此款HCG和成卫浴艾瑞斯系列C4650T座便器流线造型、简洁时尚,整体感美观大气,独特釉面处理,色泽十分光滑、更易清洁。同时搭载大口径落水零件配置及HCG独特喷射虹吸技术,产品冲洗力更强劲。还有高达470mm的加长座垫,,符合人机工学,体感更加舒适;水路管内壁施釉,顶压式按键,3、6L双档节水装置,节能环保。300/400水路管专利新技术使用,满足不同消费需求,马桶盖缓降技术处理,让生活更加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