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2944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71 USD
更新时间:2024-12-23 08:02:32
阅读笔记第91/365天今日阅读《理性的非理性》 ————生活中的怪诞行为学。 第4章:沉没
成本——坚持不易,但放弃更难。 一、什么是“沉没
成本”
效应。 所谓沉没
成本效应,是指人们容易因为在以前的某件事物上的投入而继续投入,即使继续投入可能亏得更多。 换句话说,人们并不是从现在的角度来衡量得失,而是把过去已经发生的
成本都纳入其中。所以,即使要面对更多的
损失,人们却因为心疼原来的花费而选择继续承受
损失,而且还追加投资。 二、现实中的“沉没
成本”的
效应。 1、生活里的“沉没成本”
效应。 吃自助餐时很多人会吃的很撑。因为觉得付了钱不多吃一点会很吃亏。因此即使已经吃饱了,还会继续再吃,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这样做的危害是忽略了吃的过饱会对自己的肠胃和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2、股票投资里的“沉没成本”
效应。 很多人买了股票后,都舍不得在一开跌价时出售以及时止损,通常直到最后跌停了,才不得不忍痛割肉。 三、善用“沉没成本”的益处。 “沉没成本”的效应还揭示了人类行为的一个有趣方面,要让人去做一件事,最好的办法不是送他免费的东西,而是让他付钱或者付出努力。 比如健身俱乐部的会员卡,网上学习打卡退还学费。 当我们想要积极锻炼或者学习是需要进行自我控制而付出努力的,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沉没成本”效应正好可以加强人的自我控制,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舍不得浪费钱。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感谢“沉没成本”效应,正是它的存在让我们更有可能去积极锻炼和学习,从而让自己更健康更优秀。 四、“沉没成本”效应随时间递减。 “沉没成本”效应对人的影响并不是牢不可破的,它的影响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 还是以健身卡为例子,刚开始办健身卡的时候,我们会频繁的使用健身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最初的激情减退,慢慢的我们就会逐渐减少去健身的次数,直到最后再也不去了。这是因为“沉没成本”的效应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表现的尤为明显,但这种影响力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逐渐衰减,直至最后消失。 从本质上来说,由“沉没成本”而产生的锻炼动力,并不是真正的锻炼热情。
如果一个人真正喜欢锻炼,他会觉得锻炼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即使没有“沉没成本”,他也会积极安排时间锻炼。而当一个人在“沉没成本”的推动下来到健身房的时候,他的快乐就没有那么单纯了,而是更多的在面对一件自己“应该”去做,而不是“想要”去做的事情。 “应该”去做和“想要”去做是消费行为学理论中一对最根本的矛盾。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会随着时间的逐渐衰退,而后者则会在每一次行动中得到加强。 五、延期付款和分期付款。 知道了“沉没成本”效应随时间衰减的规律之后,企业可以通过改变付款方式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兴趣和使用频率。
如果健身俱乐部允许会员按月付费,按月付费的会员每个月的锻炼次数会比按年付费的会员显著增加。这样做不仅对会员有好处,从长期来看对建设俱乐部也有好处,因为月费会员会比年费会员更积极的锻炼,而到了第二年续费的时候,经常锻炼的月费会员会更容易续费。
如果现在要卖出一辆各方面性能都很不错的汽车,企业是应该鼓励顾客一次性付款,还是分期付款呢?为了增加顾客对这辆车的使用频率,并在使用中不断感受到它是物有所值的,企业应该鼓励顾客分期付款。 相反
如果这辆车的各方面品质都很一般,那么企业就应该鼓励顾客一次性付费。因为多次付费会增加顾客对支付行为的敏感度,而他们在频繁使用车子的时候又感受不到它的价值,下次就不愿意再买这个牌子的汽车了。由此可见,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不仅取决于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服务,也取决于他们的付款方式。 我想到: 1)做决策时要更多的着眼当下和未来,放下对过去的执着。过去的已经发生而且我们无力改变,但当下是我们可以把握和控制的,才是最重要的,当下的每一步都会对未来产生影响。 2)沉没成本效应可以在培养习惯的初期帮助我们频繁的采取行动,有利于我们养成好习惯。 3)如何将“应该”变成“想要”,是心态的改变。“沉没成本”能让我们“应该”做什么,而心态能让我们“想要”做什么。利用
损失厌恶和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s):根据经济逻辑的法则,沉没成本与制定决策应是不相关的。但是在人们的实际投资活动、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着一种决策时顾及沉没成本的非理性现象。沉没成本效应的原始定义为“
如果人们已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支付过成本,那么便会增加该商品或劳务的使用频率”,这一定义强调的是金钱及物质成本对后续决策行为的影响。此后又有很多研究者对“沉没成本效应”进行了各种解释,Brockner认为由于人们存在自我申辩(self-justification)的倾向,不愿承认自己以往的决策失误,因而总是希望与先前的选择保持一致;另外一种解释是,由于过去产生了
损失,人们会产生尽快弥补
损失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会导致风险寻求;Arkes和Blumer对沉没成本效应的解释为“先前投入的时间、金钱或其他资源会影响个体其后的决策”,提出了时间性沉没成本效应的存在;同时他们认为个人在做决策时之所以考虑沉没成本,是由于个人通常不愿意去接受先前投入的资金被浪费掉的事实。当投资人发生了帐面损失,如果不继续对这项不成功投资投入资金的话,就等于接受该损失已经发生。因此沉没成本效应反映出的是一种“避免浪费的愿望”。尽管这些解释背后由不同的动机和心理过程所驱使,却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顾及过去的成本和收益。进一步讲,这些解释认为
决策者会追究成本投入的有害性并对其进行评估,进而将它与收益联系在一起。尽管早期的研究者提到过先前投入的成本应该包括时间成本,但大多数沉没成本研究只把焦点放在先前的财务投资影响后续决策这一点上。实际上,沉没成本的种类并不仅仅限于财务方面,日常生活中很多投资还包括付出的努力和时间。沉没成本效应的解释1、用前景理论对沉没成本进行解释前景理论是关于风险决策的一种描述性模型。它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人们并不根据最终资产而是根据一个参照点对选择进行评估。如果一个选择的结果在参照点之上,这个选择就被编码为盈利;相反在参照点之下,选择的结果就被认为是损失(见图1)。因为边际价值递减,价值函数对盈利来说是凹的,而对损失则是凸的。价值函数的这种S形状表明人们在盈利条件下通常是风险厌恶的,而在损失条件下是风险寻求的。价值函数的另一个特征是它对损失比对盈利更陡峭。这意味着损失显得比盈利更突出。例如100美元盈利的压力要比100美元损失的压力小很多。参照点通常与现有资产相关,即与现状有关。然而,Kahneman和Tversky指出“一些情形下,人们对损失和盈利的编码与不同于现状的期望或渴望水平有关”。图1:价值函数前景理论对沉没成本效应的解释意味着以前的投资没有被全部折现。在这些事例中,人们的期望不是从现状开始(图1的A点),而是从价值函数损失的一侧开始(图1的B点)。根据这一解释,以前的投资被看作是损失,当
决策者评估下一次的行为时仍存在于
决策者的大脑中。因为价值函数对损失来说是凸的,进一步的损失不会引起价值的更大规模减少。相反,从B点可以看出,盈利会引起价值的大规模增加。希望有好的结果(也可能使损失进一步增加)而向沉没成本增加资金,这种有风险的再投资比完全撤出投资(会导致肯定的损失)更有可能发生。2、沉没成本效应的理性原因沉没成本效应的存在有其理性的一面。通常来说,人们顾及沉没成本的原因是他们不想表现得太浪费。抵制浪费的原则通常是一种好原则。但是这种提法也不是绝对正确的,在一些情形下(例如:剩余资源可以被更有效使用的情形)这种原则可能被过度概括化了。人们继续执行一项失败计划的一个原因是为了教育他自己下次制定决策前要认真考虑。这种愿意是具有潜在理性的。可是它暗示
决策者有双重自我的身份,一重是教育者,另一重是接受者。一些决策理论家把
决策者刻画为有多重自我。例如,Thaler和Shefrin的自我控制理论。他们认为决策者由只受短期结果影响的“近视执行者”和受终身效用影响的“远视计划者”构成。当计划者劝说执行者根据长期目标实施行动,就达到了自我控制。从这个意义来看,沉没成本行为可能是理性的。我们认为继续一项不成功的计划是一种特殊有效的吸取教训的方式,因为人们初始决策的后果可以产生比仅仅指出决策是失败的更好的反馈效果,换句话说就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第二个执行失败计划的原因是把忍受失败的结果作为制定失误决策的惩罚。惩罚减少了决策者在未来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因此它具有给决策者一个教训的功能。与吸取教训原因一样,这一原因也暗含了决策者是由教育者和接受者构成的。但是,两者不一致的是它在做出惩罚时没有明确为什么惩罚是必要的(除了决策者值得受惩罚)。因此,如果惩罚能够阻止未来的不良决策,那么惩罚就是对关注沉没成本的一种理性解释;而如果它只是提供报复,那么它就是非理性的。基于这样的观点,为了吸取教训而继续执行计划在改变决策者行为方面比为了惩罚自己而继续执行计划更为有效。最后一个原因是为了展现一个良好的前后一致的决策者形象。改变行动计划常被认为是由于决策失误,这等于承认了错误。与此相反,保持一致常能得到别人的尊敬。继续执行一项已经在运作的计划也能使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的决策者,也就是受自我肯定的动机的驱动。因为一个良好的自我表现具有很高的主观价值,这种原因也可以被看作是理性的。研究者为沉没成本效应提供了很多合理而具有普遍性的解释,这些解释使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沉没成本,避免出现沉没成本效应。然而,沉没成本并不总是导致后期投入的增加,相反,一些投资者和决策者“矫枉过正”,行为上出现了沉没成本的逆效应。影响沉没成本效应的主要因素1、后悔和沉没成本效应在经济学中,后悔是损失的情绪和感觉,它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事后发觉不同的决策(例如,终止一项处于损失状态的冒险)会有更好的结果”。如果损失是决策者自己造成的,后悔的程度可能进一步增加。为了使后悔最小化,决策者必须考虑未来的状况,并对可能会出现的最好结果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如果这种比较显示坚持下去会招致比以往更大的损失,那么潜在的后悔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决策出现的倾向性可能是承担今天的损失而不是去冒明天自责的风险,决策者会舍弃沉没成本而做出退出交易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有可能预知一些有关决策后果的信息。决策之后的后悔可能已被决策者预期到了,并且在制定决策时考虑到了。因此,风险承担行为与后悔预期有关。在反馈结果缺乏的条件下,选择安全性方案最小化了体验后悔的可能性;而在反馈结果存在条件下,如果风险性方案能导致更好的结果,选择安全性方案就可能会导致后悔。因此在反馈存在条件下,选择安全性方案时可能产生的后悔将更加痛苦;选择风险性方案的倾向性会则更施俊琦等:沉没成本效应中的心理学问题加强烈。2、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一种自我控制措施,如果在最后期限或达到了投资限制(比如,“给它12个月的时间”或“在100美元那停止”)时没有获得结果,通常人们会在心理上为退出一项冒险预先制定预算并采取行动。这些心理预算的确切数额是很武断的,并且没有任何规范性原则。例如,股票交易者使用自动的停止命令(比如,“股价下跌10%就卖掉”)作为一种工具来保护他们,消除他们抱着反转的希望而呆得太久的心理倾向对他们的影响。从狭义经济理论的角度看,这些自我设置的停止规则并非为了刻意表现出理性。相反,它们构成了对内在非理性的承认。在支持了以往有关沉没成本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Heath提出了沉没成本效应可能不像人们相信的那样无所不在。他发现沉没成本效应的强度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决定于以前没有发现的两个因素。具体分为两种情况:当决策者没有“心理预算”(支出限制)或者没有记录累计跟踪时,他们很可能被沉没成本所俘获,产生沉没成本效应,即倾向于增加投入;相反,当决策者建立“心理预算”并能够进行跟踪时,沉没成本效应就会减弱,乃至不再发生。3、初始投资一种明显的猜测认为初始投资越大,沉没成本效应越强;例如,如果购买大提琴的费用为1000美元而不是100美元或免费,那个人更有可能选择继续参加大提琴课程。实验性证据支持这一猜测,Garland和Newport发现与个人总可用资源数量相关的相对成本比初始投资的绝对数量更重要。这种相对成本的重要性与期望理论一致,即如果终止参加高额学费的课程,未来损失(继续参加课程所带来的不愉快)会导致主观价值减少得较少,而同时已经发生的损失(也就是大提琴和课程的费用)数量增加。4、情境性因素还存在情境性因素比如决策者的个人责任等影响沉没成本效应。例如,Whyte指出如果决策者感到要为初始计划和行动产生的不良结果负责任,沉没成本行为就会更经常地发生。相反,Simonson和Nye发现人们要承担的决策责任减少了导致沉没成本效应倾向性。Simonson和Nye的结果很可能受他使用经济专业的学生做实验的影响,这些学生中有很多人受过如何避免沉没成本效应的正式教育。最后,Arkes & Blumer发现沉没成本行为和是否是个人或为第三方制定决策之间不存在一致的关系。这些研究表明个人参与对行为的影响在一些情形中还不清楚。表:关于沉没成本效应的不同理论的比较编号学者对沉没成本的解释分类及简评1Shefrin & Statman与后悔预期有关,如能预知未来的状况,发现坚持现有行为是否会导致更大的损失,则放弃沉没成本预期后悔2Whyte和心理帐户有关,它可作为一种自我控制措施,即预先设置停止临界点,一旦突破该点则自动放弃帐户监控3Heath建立心理预算并能自我跟踪,可减弱甚至消除沉没成本效应4Garland & Newport初始投资越大,沉没成本效应越强。特别地,与个人总可用资源数量相关的相对成本比初始投资的绝对数量更重要。经济实力与投入的影响5Kahneman&Tversky期望不是从现状而是价值函数损失一侧开始的,这样进一步损失不会引起价值的更达规模的减少,但若盈利会使价值大规模增加,因为这时再投资的可能的盈利和损失是不对称的(在损失一端的价值函数为凸的)收益与损失的计算6Garlardet al因决策过失产生损失,希望尽快弥补责任及自责,但作用方向不确定:可能和责任指向过去还是未来的行为有关7Arkes&Blumer不愿接受先前投入被浪费的事实;不想显得太浪费,希望挽回损失或使剩余资源更好地利用8Whyte迫于为以前计划或行动的不良结果责任9Simonson & Nye责任可减少沉没成本效应10Brockner自我申辩,不承认决策失误自我肯定的心理作用11Bobocel & Meyer受自我肯定的动机驱使,始终如一12Staw保持前后决策一致性的良好形象,赢得别人的尊敬13Thaler & Shefrin自我教育:使下次制定决策前要认真考虑;决策者扮演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重身份自我惩罚:把忍受失败的结果作为指定错误决策的惩罚,具有自我教训的功能悖论:这种自我教育或惩罚的结果(出现沉没成本效应)反而是使代价扩大化沉没成本的逆效应沉没成本导致了风险厌恶,这种由沉没成本可能引起的风险厌恶称为“沉没成本的逆效应”。Simon指出:有些时候,如果选择超过了人们的渴望水平,人们就会通过把它们编码为“满意”来简化这些选择;如果选择低于渴望水平,人们就会把它编码为“不满意”来简化这些选择。一定水平的渴望通过风险规避性选择就可以得到满足。用下面的例子来进行解释:某个体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选择安全地拿到50美元,另一个风险性选择的结果可能更好(拿到100美元)也可能更坏(拿到0美元)。假设50美元等于这个人所期待的,也就是等于这个人的渴望水平。如果这一渴望水平被看作参照点(从C点开始画一条新曲线,A点在损失区域,见图1),那么安全性选择就是满意的。更大的盈利只能导致价值适度的增加。既然现在的资产点(图1中的点A)被看作是损失,并且损失比盈利更突出,那么安全的选择就比风险性选择更有吸引力。即使在风险性选择中“获胜”得到更好的结果,但那是不确定,而安全性选择却可始终满足渴望水平。因此有时沉没成本可能会促进风险规避行为。沉没成本的逆效应可能会导致一些投资者过于轻易地放弃一项失败的或正在进行的决策,这可能与沉没成本的超敏性有关。沉没成本的超敏性是指:以前的损失能使决策者对未来的损失很敏感。这或许能解释这样的现象,即投资年限较长的投资者,在继续进行经济活动时,为避免重犯同样错误预期的痛苦,倾向于不再继续维持投资的状态,并强迫自己立即结束投资。Heath也发现那些建立心理帐户的投资者可能会不成熟地退出。当对人们一个项目的累积投资达到了帐户限制时,即使任何理性的经济(边际的)分析都认为应该继续和增加投资,人们依然会减少对这个项目的心理责任感并会拒绝进一步的投资,甚至导致投资者的退出(例如,卖掉一个资本投资项目)。原因仅仅是因为总投资超出了人们当初的预算额。这一效应也能解释为何正在遭受损失的决策者,会在低于合理价格的情况下卖掉他的投资。因为此时,在他花完了他所有的心理预算后,决策者不得不带着他能拿到的东西义无反顾地退出,同时他也拒绝为收回已经发生的损失而冒更大的风险或导致全部损失的诱惑。参考文献10 11 12 施俊琦,李峥,王垒,黄岚沉没成本效应中的心理学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股市中血本无归损失厌恶,相比于获得的东西,人类对损失更敏感。 沉没成本,当付出了一些的时候,即使事情在变坏,也不会撤出,因为前期付出了。 在股票中 损失厌恶造成了追涨杀跌,股票涨了,只是开心,跌了就是割肉。于是,跌了就卖。 沉没成本造成了长期持有一只基本面转坏的乃至垃圾股。看着这只坏家伙,跌跌不休还不肯离场,明明知道,永无出头之日,还做着会好起来的美梦。 在感情里 损失厌恶,让我们看不到对方的付出,习惯了对方对自己的好,觉得那就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受到对方所给予的伤害的时候,会放大伤害,从而被娇纵着。 沉没成本,让前期付出多的那一方,会在恋爱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妥协。都付出那么多了,如果因为这点事就放弃了,那之前那些付出,不就全没了呀。 损失厌恶和沉没成本都是人性的一部分。要学会接受和利用。 在股票里,出现因损失厌恶和沉没成本导致的心理时,正好反着来。反着来,收益有保障。 在恋爱时,利用损失厌恶和沉没成本,不对对方太好,让对方对自己好,让他付出多于自己数倍。不用答应得太快。当感觉被伤害时,除原则性问题,钝感力一点,让自己的感受变得不那么强烈。 利用,是个中性词,就看是怎么用了。 我们要学会,好好用,让自己变得更快乐。哪些简单的经济学知识,对普通人很有用?每年都有很多人在股市上折戟沉沙,血本无归,其中甚至有不少炒股多年的老股民,但是为什么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很多人说,中国股市就是一个巨大的赌场,想赚钱,就要学会把握人性。的确,股市就是人性的战场,然而很多人只顾分析其他股民的想法,却忽略了对自己人性的了解和把握。 股市上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明明某只股票已经在下跌了,但是持有者却不马上抛出,反而有一种莫名的坚持。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抛,是不是有什么内幕,但是当事人却也十分犹豫,对于自己的决定,也说不出个一二三,似乎只要坚持下去,这只股票就会神迹般触底反弹,最后赚个盘满钵满。以至于旁人只觉得这个人受不了刺激,疯了。而最后的结局,往往是扩大了自己的损失,从此心灰意冷。 明明平时精明到骗子见了都要绕道的人,为何却会无法及时止损?这是因为,人是感性的生物,很多决定,都是基于感性而为,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人的感性判断,主要是因为人具有保持一致性的倾向,以及对已有损失(即沉没成本)做到足够的无视。 人都具有保持自身一致性的倾向,当初在购买这只股票的时候,认定能通过这只股票获利,然而当现实与原判断不一致的时候(股价下跌),人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对现实做出解释(不是我判断错误,这只是短时间的下跌,只要我坚持,它马上就会触底反弹),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臆想,只为了让自己思想及现实能保持一致性。 其实当股票下跌,造成损失后,账面损失的这笔钱就已经是沉没成本。在做出“持有”或者“抛出”的决定前,账面损失的钱就不能再纳入考虑,真正要判断的,是这只股票未来的走势。如果走势持续走低,那此时抛出,必是最佳选择。 然而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忽略沉没成本,最终做出十分感性的判断。(我已经损失了1万元,现在抛出,就真的损失了;但是我继续持有,万一后来触底反弹,那我就不但不会损失,反而还能赚一笔,也能证明我一开始的判断了)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感性判断,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呢? 首先,不可否认,人是感性的动物,所有的判断和决定,肯定会带有感性色彩,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明白哪些是感性,哪些是理性,从而尽可能做出理性的判断。 感性判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人具有保持一致性的倾向;第二,人常常无法理性看待沉没成本。 要避免这种感性判断,首先,要分辨出,这个判断是基于什么事实依据的。 如果连自己都说不出为什么(没有事实依据),那么问问自己,是不是因为希望不否定自己,保持自己判断的一致性,所以才做出这个判断的。 如果有事实依据,那么就要看,这个事实依据,是不是基于沉没成本(我已经损失1万元了,当然要继续持有,直到赚回来呀)。如果是,那么就应该将其从理由中剔除,然后重新审视剩下的理由,到底能否支持你的判断。如果能,就坚持,如果不能,当机立断,免受其乱。 股市不过是一面镜子,映射出生活中人性的弱点。通过股市,锻炼自己的理性判断能力,并在生活中不断运用,加强,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商学院 | 行为经济学:沉没成本普通人应该知道哪些财务常识?1、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这两项更多是用在决策的考量上,日常生活中有各种相关的选择,和这两项有关系。机会成本,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做出一个收益选项而丧失的潜在收益。例如:大学毕业后,你选择读研 or 就业,选择读研,你的机会成本就是就业的收入;从上海到北京,为了速度快,选择做高铁而不选择特快,那么高铁票价和特快票价的差额就是机会成本。沉没成本,就是已经发生不能在再挽回的支出。很多人在涉及沉没成本的决策上会陷入误区,包括部分“资深”财务人员,再举例子,我们很多人决定在持有的数只基金或者股票中卖掉其中一只或者两只股票、基金时,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不少人选择是卖掉盈利最高的股票或者基金,留下盈利少、亏损的股票或者基金,等着赚更多或者翻本,实际上已经投资损失的钱,与你做新的决策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你已经选择读了一年研究生,然后又决定考公务员或者其他就业,那么需要考虑的就是在这个时点考公务员或者其他就业的收益,而不是纠结于已经读了一年研究生花费了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沉没成本)。2、利率与年化利率,还有各种眼花缭乱的“手续费”“服务费”。年化利率就是一笔借款,在一年到期后还本付息,以付息的金额除以本金就是年化利率。如果是在银行借款或者支付宝花呗,正式合同中注明的是利率,那么应该就是“利率”,换算成年化利率很简单,其他各种借贷机构就不一定了,所以一定要看清楚支付的成本计算是不是依据“利率”,一般银行或者花呗这样的机构书面说的是利率,那么就表示是实际利率(逐月还息,非常接近)。时不时就有人在相关的论坛问,支付宝花呗或者网商贷日利率025,额度2 万,等额本金还款,实际利率多少?或者是用来做 P2P,年化利率10%,能不能赚钱?首先,日利率025,年利率就是9125%(365天)或者915%,不受等额本金或者等额本息影响,还掉的本金在下一期就不会计算利息;其次,2万的额度,等额本息,实际年度平均可用的钱不超过1 万元,10%的收益扣除9125%的借贷成本,一年的收益不超过100元,而且投资会有计息间隔日,实际连100元也赚不到,赚的是折腾;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各种其他借贷机构收取的“手续费”、“服务费”通常是按照总本金来计算的,而不考虑你分期还掉了部分本金,实际利率会远高于“手续费率”“服务费率”。3、流动性、收益率与风险。同一类产品中,流动性好的产品收益低。如果流动性好、收益也高,那么你投资损失本金的风险一定也高,不会天上掉馅饼。债券中,国债的流动性好,收益率低,风险低,评级低的企业债收益高,流动性差,不刚性兑付的时候,指不定就会“踩上雷”。4、总资产与净资产。某甲与某乙在帝都都拥有2 套房子,假设每套都是800万元吧,那么某甲与某乙的总资产都是1600万元,那么他们财富是不是就一样呢?还要看净资产,假设某甲两套房都没有贷款,某乙两套房共还欠银行贷款900万元,那么某甲的净资产是1600万元,某乙的净资产是700万元。净资产,对个人来说就是净财富,是衡量财富的重要口径。5、贷款的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很多人会问房屋贷款时选择等额本金还是等额本息划算,其实这个问题在于你想要的是什么结果,选择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的利息都是根据实际利率计算的(月利息=未还的本金 年利率/12),所以不存在银行亏还是借款人亏的问题。我觉得更多要考虑是机会成本,要是觉得利率高,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每期还的本金多,所以月还款额(本、息)就高,随着未还本金的减少,每月利息也逐步降低。你比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多还的钱,如果投资是否有更高的收益率,如果急需,你是否需要费更大的周折或者成本去取得(借)。还有的人,欠着一大笔钱(这个“大”取决于心理感受)心里总是寝食难安,又能省吃俭用还上,那么等额本金还款是值得的。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现在通胀实际远超过官方公布水平,货币贬值速度这么快,收入会随着通胀快速增长,提前还款或者是等额本金还款都是不划算的,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的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否广泛?行为经济学专门研究人们出于本能做出的不理性的决策,沉没成本就是其中一例。如果人是完全理性的,那么当你在判断某一件事值不值得继续做下去,应该只考虑这件事对你是否有好处。但是,人们往往还会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已经在这件事上面付出的成本。 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生动说明什么是沉没成本。他说,“假如你花7美元买了一张**票,你怀疑这个**是否值7美元。看了半个小时后,你最担心的事被证实了:影片糟透了。你应该离开影院吗在做这个决定时,你应当忽视那7美元。它是沉没成本,无论你离开影院与否,钱都不会再收回。”可惜,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选择继续把**看完,哪怕只是坐在那一直玩手机。你怎么选择呢,是不是像多数人那样,觉得花钱买的**票,不看完就亏了? 不光个人,企业和政府也受沉没成本这种心理因素的制约。最著名的是英法两国合作研发协和飞机的案例。上世纪60年代,英法两国联合投资研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叫做协和飞机。这种飞机机身大、速度快,看上去很诱人,但项目开始不久,英法两国就发现了问题,那就是研发投入太高了,可是未来市场怎么样,其实他们还没有明确的预判。这时候该怎么办?停止研发是个选项,万一未来项目不成功(从当时情况看是很有可能)可以及时止损,但之前所有的投资都将付诸东流,没法交代。英法两国政府都很纠结,结果项目就在纠结中不断前行,随着研发的工作越来越深入,他们其实就越无法作出停止研发的决定。协和飞机最终还是研究成功了,但是因为飞机有巨大的缺陷,比如说耗油大、噪音大、污染严重等等,以及运营成本实在是太高,不适合市场的竞争。最终,英法两国为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个案例是如此典型,以至于沉没成本又被称为“协和效应”。 沉没成本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有很多。商家会利用这个心理来“拿住”消费者,比如我们常见的定金。有些金额较大的商品,像橱柜、大家电,导购看到你流露出兴趣,就会以货源紧张为由怂恿你付一笔金额不大的定金,比如200元、500元。等你购买冲动消失了,却因为舍不得付出的定金而买下了这个价值不菲的商品。 同样利用沉没成本,我们也可以反制商家。比如看中一件衣服,就在店里反复挑选、试穿,请店员介绍,最后提出砍价,店员为了自己付出的时间(沉没成本),往往就会容易答应减价。 沉没成本在投资中也有体现。比如说你有两支股票,一支盈利,一支亏损,现在你因为用钱要卖掉一支,请问卖哪支?多数人都会选择卖盈利的,因为如果卖亏损的,那么浮亏就变成真亏啦。其实短期大概率来讲,盈利的股票会表现更好,亏损的则会继续亏损。但很多人即使知道了这个道理,真到操作时还是下不了手,这就是顽固的沉没成本在作怪。 上面这种情况其实还好说,就算亏点钱也是有数的。要是遇上金融诈骗那可就得高度警惕了。金融诈骗最常利用的也是沉没成本心理,一开始引人上当都是用较小的金额,之后慢慢增加,等你意识到这里有问题,骗子又会提出只要你再转多少钱,就可以全部返还……就这样,因为对已经付出成本的不甘,你很可能不断走进骗子的陷阱。所以,一旦意识到进入了金融诈骗的局,一定要当机立断,千万别怀有侥幸心理。 你觉得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可以用沉没成本来解释?沉没成本的相关知识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这两个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其实非常广泛,举个你我身边的两个例子你就知道了。(可能说的不太专业,意思到位就可以)先说机会成本,我们就说买方,我们假定你要买一套100万的房子并且出租出去,一个月的租金为2000年,这样一年的收益就是24000元。但是这套房子是期房,需要3年后才能交房。那么这3年的未知其实就属于机会成本,也就是说如果这100万你啥也不干,3年就等于没有了7万2,如果这套房3年后交房你不想出租了想卖。那么在不算上税点等其他情况的话你至少要卖107万两千才算不赔钱。这三年中的各种未知情况,比如房价是否上涨,附近房子是否好租等等这些都属于机会成本中的一环。再说沉没成本,我们就说股票,比如有一只股票你100块钱买了1股,后来这个股票跌到80一股,你又买了一股,这样你就有两股总价180元,平均持股成本是多少呢?是90元。以此类推,这个股后天每天都跌,然后你每天都买上一股,你的持股成本在降低的同时股票价格也在降低。当这个股票跌到只有1块钱的时候,试问如果你是持股人你会怎么做?全部割肉离场?我想你不会,绝大部分人会继续买进,就不信邪这股还不涨了吗?这就叫沉没成本,逼得你没法退场只能不停往里砸。这两个例子我觉得很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当然其他的例子也有很多,尤其沉没陈本甚至包括了我们上学这种事,比如一个学生学习很差,基本高考无望了,但是他现在是高二。怎么办呢?他的父母就是硬着头皮也会让他坚持把最后一年给我上完,也不会让他高二中途退学。最后他仍然是考不上大学,这也算沉没成本。打这么多字不容易希望阁下还能给个满意回答谢谢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说,普通人(非经济学家)常常不计算“机会成本”,而经济学家则往往忽略“沉没成本”——这是一种睿智。他在《经济学》一书中说:“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这类支出称为沉没成本(sunkcost)。”接着,他举了个例子:“假设现在你已经花7美元买了**票,你对这场**是否值7美元表示怀疑。看了半小时后,你的最坏的怀疑应验了:这**简直是场灾难。你应该离开**院吗?在做这一决策时,你应该忽视这7美元。这7美元是沉没成本,不管是去是留,这钱你都已经花了。”斯蒂格利茨不愧是大师,他用通俗的话语道出了生活和投资的智慧。谬误很多人对“浪费”资源很担忧害怕,被称为“损失憎恶”。比如说很多人会强迫自己看一场根本不想看的**,因为他们怕浪费了买票的钱。这有时被叫做“沉没成本谬误”。经济学家们会称这些人的行为“不理智”,因为类似行为低效,基于毫不相关的信息作出决定错误的分配了资源。这些思考可能反映了对衡量效用尺度的不统一,因为这种衡量对消费者来说是主观且独特的。如果你真的预订了一张**票还发现**确实不对你胃口,你可能会等到散场再走,你觉得你保存了脸面,这也是一种满足。如果你中途退场,陌生人会发现你的判断失误,这可能是你想避免的。你可能从给**找茬中得到些娱乐,并对自己的鉴赏结果感到自豪。或者你觉得有足够资格在其他人面前批评**。沉没成本的概念在分析商业决策时候会被用到。一个常见的沉没成本例子就是宣传品牌的促销。这种情况经常引致不能被正常消化的成本,它不是典型的可能降低品牌含金量换来销量的方式(除非执行市场退出策略)。在做将来投资、销售或广告决策时,仅应考虑未来的可能性,不能因为大笔广告投资而便宜。沉没成本谬误有时也叫“协和效应”,指英国法国政府继续为协和式飞机提供基金的事,而当时已经很显然这种飞机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可言。这个项目被英国政府私下叫做“商业灾难”,本就不该开始,当时也就要取消了,但由于一些政治法律问题两国政府最终都没有脱身。变劣为优用“拿钱买教训”、“交学费”的观点来看待沉没成本是片面的。事实上,除了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沉没成本这一极端的情况外,很多时候沉没成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支出。但沉没成本也可以为企业在某些方面带来优势。对一个行业或产业来说,其沉没成本的状况往往构成了进出壁垒的关键,并最终决定市场结构。贝恩咨询公司(Bain)早在1956年就指出过,若一个产业的固定成本或沉没成本很高,就会形成进入门槛。那些具有明显规模经济和庞大硬件投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如能源、通讯、交通、房地产、集成电路、医药等产业,其超额回报可谓诱人,但其惊人的初始投入和高退出成本则往往使许多市场“准进入者”却步,因为这首先是一场“谁输得起”的比拼。由于这些高沉没成本的产业往往同时具备低边际成本的特性,“输得起”的一方最终会成为市场的赢家。许多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正是利用沉没成本来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小企业通常只能选择沉没成本较低的竞争性行业求得发展。如何减少沉没成本无论怎样,在实现同样战略目的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沉没成本的支出无疑是所有企业都希望的。真正如2000年前后网络公司竞争白热化时那样,比谁“烧钱”最快、最多,可以说是大多数投资者所不愿意看到的。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的沉没成本当然,市场及技术发展瞬息万变,投资决策失误难免。在投资失误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将错就错对企业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英特尔公司(Intel)2000年12月决定取消整个Timna芯片生产线就是这样一个例子。Timna是英特尔公司专为低端PC设计的整合型芯片。当初在上这个项目的时候,公司认为今后计算机减少成本将通过高度集成(整合型)的设计来实现。可后来,PC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PC制造商通过其他系统成本降低方法,已经达到了目标。英特尔公司看清了这点后,果断决定让项目下马,从而避免更大的支出。通过合资或双边契约减少沉没成本很多时候,沉没成本并不是由企业自身造成的,而是由合作方或供应链的上、下游方中断合作引起的。投资心态对于“沉没成本”,投资者应该是:“我不认为这种办法可以挽回损失。”而要避开这一误区,最好的方式是自问:如果手中没有这只股票或基金,或者另外给你一笔钱,你还会买它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最好卖了它,不能仅仅因为已经被套住了,为了“心理账户”上所谓的“摊低成本”,就作出“错上加错”的决定。对于一只股票或基金,如果它已经让你亏损太多,且短期内基本面没有改善迹象,与其盲目追加,换来无期限的望眼欲穿,不如快刀斩乱麻,接受“沉没成本”,重新选择标的,开始一段新的投资体验。计算方式:沉没成本=设备账面价值—当前市场价值=(设备原可能呢值—历年折旧费)—当前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