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实时汇率

1 美元(USD)=

7.2944 人民币(CNY)

反向汇率:1 CNY = 0.1371 USD   更新时间:2024-12-23 08:02:32

/wwwbaiducom/slm=0&si=&rn=10&ie=gb2312&ct=0&wd=2005%C4%EA%B9%FA%BC%CA%B4%F3%CA%C2%BB%D8%B9%CB&pn=10&cl=3&f=1关于中国经济走向是怎样的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 要] 中共十六大对刚迈进21世纪的作出了两个清晰而准确的基本判断: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从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关键词] ; 国内外环境; 机遇和挑战刚迈入21世纪之时,在十六大清晰而准确地作出两个基本判断: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党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人深刻地理解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必将在前进路上不迷失方向;清醒地牢记自己的历史任务,必将为实现奋斗目标而不动摇。从上述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从国际环境来看,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稳中有变、和中有斗、缓中有紧、喜中有忧,对我国利多于弊。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历了56年的建设,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第7位,中国进出口贸易居于世界第3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认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超过日本(第7位),居世界第6位。从整体实力看,中国仍属于国力次强国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一)发展需求劲头足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老四件”(即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持续了几十年,80年代逐步兴起的“新四件”(即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高级音响)现在已司空见惯,进入21世纪之初的“新新四件”(即商品住房、小汽车、通讯、旅游)正迅猛发展。随着居民消费结构逐年升级,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倍增。2000年城市居民消费开支只有2184元,到2004年达7180元,增长达33倍;2000年农村居民消费开支只有515元,到2004年达2185元,增长4倍多。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据2005年12月经济普查第三号公报发布,我国2004年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第一产业为131%,第二产业为463%,第三产业为407%。这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仍未达到完全合理和优化。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对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大动作,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第三,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3年我国城镇化占4053%,预计2010年达到47%,2020年达到55%。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保持我国发展需求的势头一项长远的举措。(二)发展基础较好第一,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资源,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资源,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5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南水北调正在筹划实施中。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大体联网,最低程度是省内联网。第三,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可信赖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相当庞大,已拥有保持在校学生一千多万的共计1731所高等学校,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达适龄儿童的98%左右,整个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有很大提高。2006-7-25 16:25 jerry(三)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内统一的开放的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逐步接轨;政府职能正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四)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一是正确对待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有效处理;二是高度警惕来自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渗透等活动,重拳出击违法犯罪的案件,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二、21世纪初期是中国各种矛盾的凸显期(一)两个基本情况1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以2002年为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27个国家中排在第73名。美国等18个国家早已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即第一次经济现代化;现在美国等6个国家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即进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进程;其他12个国家也迈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中国目前还在推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后期。当今中国,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比重水平。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很不平衡。1978―2003年东部经济上升,中部西部经济下降。这说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征,这个不协调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差距。(二)七大主要问题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早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就提出来了,到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4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从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间,我国减少耕地达1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83%,天然气只有41%,铜是255%,铝是9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5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20多万元,全国贫困县592个。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十六大后党中央鲜明地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7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第一,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2006-7-25 16:25 jerry第二,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和解决好建立现代企业的途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第四,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作者:陈雪薇(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在国际上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就是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从外贸型经济转变为内需型经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前外贸型经济因为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了打击,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呈萎缩状态,并且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经济转型也会重振制造业,这对我国未来的商品出口也是不利的因素。为了消化外贸出口的萎缩,和达到我国经济长久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经济急需从外贸出口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转变,也就是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实现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扩展资料:2019年1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依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对2018年GDP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主要结果为2018年GDP为919281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8972亿元,增幅为21%。修订后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4745亿元,比重为7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4835亿元,比重为39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89701亿元,比重为533%。中国近10年来的GDP数据(1998-2007)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摘 要] 中共十六大对刚迈进21世纪的作出了两个清晰而准确的基本判断: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从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关键词] ; 国内外环境; 机遇和挑战刚迈入21世纪之时,在十六大清晰而准确地作出两个基本判断: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党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人深刻地理解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必将在前进路上不迷失方向;清醒地牢记自己的历史任务,必将为实现奋斗目标而不动摇。从上述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从国际环境来看,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稳中有变、和中有斗、缓中有紧、喜中有忧,对我国利多于弊。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历了56年的建设,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第7位,中国进出口贸易居于世界第3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认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超过日本(第7位),居世界第6位。从整体实力看,中国仍属于国力次强国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一)发展需求劲头足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老四件”(即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持续了几十年,80年代逐步兴起的“新四件”(即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高级音响)现在已司空见惯,进入21世纪之初的“新新四件”(即商品住房、小汽车、通讯、旅游)正迅猛发展。随着居民消费结构逐年升级,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倍增。2000年城市居民消费开支只有2184元,到2004年达7180元,增长达33倍;2000年农村居民消费开支只有515元,到2004年达2185元,增长4倍多。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据2005年12月经济普查第三号公报发布,我国2004年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第一产业为131%,第二产业为463%,第三产业为407%。这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仍未达到完全合理和优化。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对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大动作,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第三,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3年我国城镇化占4053%,预计2010年达到47%,2020年达到55%。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保持我国发展需求的势头一项长远的举措。(二)发展基础较好第一,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资源,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资源,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5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南水北调正在筹划实施中。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大体联网,最低程度是省内联网。第三,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可信赖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相当庞大,已拥有保持在校学生一千多万的共计1731所高等学校,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达适龄儿童的98%左右,整个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有很大提高。2006-7-25 16:25 jerry(三)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内统一的开放的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逐步接轨;政府职能正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四)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一是正确对待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有效处理;二是高度警惕来自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渗透等活动,重拳出击违法犯罪的案件,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二、21世纪初期是中国各种矛盾的凸显期(一)两个基本情况1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以2002年为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27个国家中排在第73名。美国等18个国家早已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即第一次经济现代化;现在美国等6个国家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即进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进程;其他12个国家也迈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中国目前还在推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后期。当今中国,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比重水平。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很不平衡。1978―2003年东部经济上升,中部西部经济下降。这说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征,这个不协调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差距。(二)七大主要问题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早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就提出来了,到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4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从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间,我国减少耕地达1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83%,天然气只有41%,铜是255%,铝是9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5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20多万元,全国贫困县592个。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十六大后党中央鲜明地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7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第一,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2006-7-25 16:25 jerry第二,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和解决好建立现代企业的途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第四,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分部门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 年度 国民率 居民率 政府率 居民 政府 非金融业 金融业 1992 403 311 310 523 146 305 25 1993 417 299 324 463 150 360 28 1994 427 326 290 503 122 354 21 1995 416 300 296 482 117 383 18 1996 403 308 317 529 135 314 22 1997 408 305 323 509 138 343 10 1998 400 299 300 510 132 343 15 1999 386 276 310 480 149 356 14 2000 385 255 325 428 165 391 15 2001 389 254 359 416 195 382 08 资料来源:1999-2004 年《中国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 要求: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储蓄结构的变化,并指出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2 17:01:05编辑过] -------------------------------------------------------------------------------- -- 作者:sz-kzg -- 发布时间:2006-5-20 23:06:02 -- 中国储蓄率过高原因(康治国 答题)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 国民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支出(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按四部分划分,储蓄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非金融业和金融业储蓄。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支出 其中,非金融业和金融业的储蓄分别等于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国民储蓄(总储蓄)是上述四部分储蓄之和。 一、 从表中可以看出,10年来,中国国民储蓄率维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上。 10年来,居民储蓄占国民储蓄(总储蓄)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523%下降到2001年的416%,同时期非金融业和政府储蓄占国民储蓄的比重不断上升,分别比初期增加77和49个百分点。因此,中国国民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的原因不完全因为居民储蓄率过高,而要归结到非金融业和政府储蓄的不断增长。 政府储蓄增长的原因:政府可支配收入随着税收增强、国库收入提高而增加,同时由于政府机构改革,政府的日常支出有一定程度缩减。表中可以看出,1998年以来,随着机构改革不断深入,政府储蓄率由30%增长到2001年的359%,政府储蓄率上升使得政府储蓄占国民储蓄的比重由1998年132%增长到2001年的195%。 由于非金融业的可支配收入全部纳入国民储蓄(总储蓄),因此其占国民储蓄比重增长也达到了较高水平。这主要是中国总体经济环境的改善,企业的整体效益提升。 二、虽然,国民储蓄占总储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居民储蓄率还是保持较高水平。 这符合我国的国情。 1、国内由于养老、医疗等制度的不完善,教育支出的不断提高,使得居民必须保持较高预防性的储蓄,以维持基本生活和解决子女及将来的养老问题。 2、国内投资渠道狭窄也限制了居民的投资。 3、中国银行中80%的储蓄集中在20%的富裕阶层手中,而富裕阶层的消费已经饱和,目前政策无法刺激消费的继续增长。 因此,政府应调节国民收入向居民倾斜,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增加转移支付,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 -------------------------------------------------------------------------------- -- 作者:sz-jiangweimin -- 发布时间:2006-5-23 21:13:10 -- 宏观经济案例分析 摘录 基本概念: 储蓄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 国民储蓄指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 国民储蓄= 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 政府储蓄指政府的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 居民储蓄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 国民储蓄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非金融企业和金融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各自储蓄之和 储蓄率=(1 - 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100% 分析 根据所给资料,分析储蓄结构的变化,并指出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储蓄结构的变化 由上述资料可知,近十年,由于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居民储蓄率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而居民储蓄 在国民储蓄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大幅下降超过十个百分点;同时,国民储蓄中政府 储蓄所占的比重却在上升,大致从1992年的146%非持续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应政府储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达49个百分点,期间1994与1995年略有所偏软约为29%;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也从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 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2) 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现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导致居民不敢花钱, 出现大量的“预防性储蓄”。 2 当前中国维持在高储蓄率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大量资金来源;而更重要的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 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 3 中国资本产出弹性、对工资的预期形式、中国居民的高主观贴现率和高风险规避性以及高经济增长率是导致中国储 蓄率维持在高水平的重要原因。 江伟军 2006年5月23日 -------------------------------------------------------------------------------- -- 作者:sz-glj -- 发布时间:2006-5-24 9:31:22 -- 宏观经济案例分析 基本概念 国民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支出=居民储蓄 + 政府储蓄 + 金融业储蓄 + 非金融业储蓄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金融业储蓄=金融业可支配收入 非金融业储蓄=非金融业可支配收入(即企业存款、留存收益等) 储蓄结构变化 从以上资料可知,从1992~2001的近10年中,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维持近40%的高储蓄率,其中居民储蓄占国民储蓄的总体比重从1992年的523%下降到416%。与此对应,政府储蓄所占比重则由1992年的146%提高到2001年的195,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的储蓄也占到国民储蓄的比重的382%,比1992时大幅上升。由此可见,在1992~2001的10年中,居民储蓄率不断下降,而政府储蓄和非金融业储蓄则不断上升,导致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维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原因分析 (1)社保体系不健全。养老、医保和教育消费支出增加了居民大量的预期消费支出,导致“预期储蓄”和“被动性储 蓄”,这是造成我国居民储蓄偏高的主要原因。 (2)投资渠道不足。直接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的低迷导致居民对投资缺乏热情,直接融资市场无法有效分流大量的储蓄资金。 (3)政府在税收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财政性公共支出严重不足。大量基建支出挤占了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支出,导致公共领域只能寻求民间集资。 (4)中产阶层迟迟不能形成,社会财富被少数人掌握。富裕阶层消费饱和。 高良骥 2006-5-24 -------------------------------------------------------------------------------- -- 作者:sz-lhaifeng -- 发布时间:2006-5-24 16:01:50 -- 宏观经济学案例(刘海凤) 一、 国民储蓄=政府储蓄+私人储蓄 私人储蓄=企业储蓄+个人储蓄(居民储蓄) 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1) 从以上算式及题中表1所给资料,可以看出政府储蓄率平均为1449%,私人储蓄率为8551%;私人储蓄率中个人储蓄率平均为4844%,企业储蓄率为3707%。 (2) 国民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呈下降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42%;居民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呈下降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72%;政府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呈上升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78%;企业储蓄率从1992年到2001年整体呈上升趋势,非金融企业最高与最低差额76%,而金融企业呈下降趋势,最高与最低差额为2%。 -------------------------------------------------------------------------------- -- 作者:sz-lhaifeng -- 发布时间:2006-5-24 16:03:35 -- 宏观经济学案例(刘海凤) (3) 从国民整体来看,整体储蓄仍然维持在40%的较高水平上。主要是由于私人储蓄占85%导致。虽然居民储蓄呈下降趋势,但在储蓄中平均仍为48%的较高水平,企业储蓄率平均在3707%呈上升趋势,这些都导致国民储蓄居高不下。 一、 储蓄居高不下的具体原因 (1) 当政府出现预算盈余时,政府就要进行储蓄。由于多年来政府机关的整顿,人员精减,支出紧缩,所以就出现了政府储蓄呈上升趋势。 (2) 居民储蓄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在整体储蓄中仍然较高,这与中国本身的国情相关。中国经济增长率在世界排名居前列,但人口多,13亿人口8亿在农村,这部分居民的社会保障仍然没有解决。其次,中国人一向做事比较谨慎,所以收入的大部分用来储蓄。 (3) 按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利率越低储蓄越少,但中国储蓄仍然较高,主要是近几年股市低迷,与之相关的政策还在进一步完善。其他的金融投资收益较低,这也是国民储蓄居高不下的原因。 (4) 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教育支出越来越高,住房商品化的房价越来越高等,不可预测的市场风险,迫使储蓄增加,这也是国民储蓄居高部下的原因。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国家应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控制房价过高,提高居民收入,控制失业率,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 -------------------------------------------------------------------------------- -- 作者:sz-liuhb -- 发布时间:2006-5-25 15:55:35 --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基本经济学概念 国民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支出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 储蓄率=(1 - 消费支出/可支配收入)100% 数据结构变化 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我国的国民储蓄率虽然略微下降,但仍保持保持一个较高的比率,基本上保持40%左右。居民储蓄比率呈略微下降,从92年的311%下降到01年的254%, 但政府储蓄率从31%上升到359%。从储蓄的比重来看,居民储蓄、金融业储蓄呈下降趋势,政府储蓄和非金融类储蓄比例逐渐上升。 具体原因分析 我国储蓄率持续维持高水平的原因如下: 1)节俭持家的传统消费习惯;贫富差距增大,大部分储蓄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医疗、养老等预期支出压力较大;教育,住房等当前生活支出压力巨大,居民储蓄防备意识较强,居民储蓄率维持高水平。 3)政府财政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年年递增,而另一面,政府对社会保障、教育等投入比例偏。一般市场经济成熟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占财政收入的35%以上,而我国政府仅占12%左右。可支配收入增加和部分支出偏低使得政府储蓄保持高水平。 4)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的结构中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其融资渠道狭窄,银行支持不够,申请贷款相对困难,使得更多以在经营中以积累利润留存的方式,储备未来用于扩大生产的投资,导致非金融业储蓄增加。 5)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国内金融市场投资产品不足,使得投资渠道狭窄,储蓄率偏高。 储蓄过大,必然导致国内资金流向投资变小,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总产出下降。我们在努力吸收国外的投资时,却有大量国内资本闲置,造成投资率低下。要改变当前储蓄过大的状况,政府应该抑止教育、住房等价格的过分增长,增加居民平均收入,减少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加快金融市场改革创新,吸引投资,给予私营企业足够支持。 刘斐 2006-5-2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5 16:05:36编辑过] -------------------------------------------------------------------------------- -- 作者:sz-lipin -- 发布时间:2006-5-25 16:27:07 -- 深圳市区班: 李平 一、储蓄结构的变化情况: 由上述资料可知,近十年,我国居民储蓄率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 ,在国民储蓄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大幅下降超过十个百分点;同时,国民储蓄中政府储蓄所占的比重却在上升,大致从1992年的146%非持续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应政府储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达4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也从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 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二、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高储蓄率与中国消费习惯以及特殊的国情等诸多因素有关, 1、我们的文化传统或者说是我们的消费习惯促进了储蓄行为,“有钱要存起来”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居民已经习惯了储蓄这样的理财方式。 2、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落后,导致居民不敢花钱, 存在存钱养老,存钱防生病,存钱供孩子上大学等普遍性的行为,即大量出现“预防性储蓄”。 3、投资渠道不足也是导致储蓄率偏高的重要原因。我们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股市已经起步但情况非常惨淡导致居民缺乏投资热情,期货等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无法进行投资,导致直接融资市场无法有效分流大量的储蓄资金。 4、大量的财务掌握在少量的人手中,少量有钱人的消费已基本饱和,出现了“想消费的人没钱多消费,有富裕钱的人也不会增加消费的”现象,导致储蓄维持在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 -------------------------------------------------------------------------------- -- 作者:sz-hzh -- 发布时间:2006-5-26 11:03:03 -- 市区班 何振华 储蓄结构的变化 由上述资料可知,近十年,而居民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同时,国民储蓄中政府储蓄所占的比重却在上升,大致从1992年的146%非持续上升到2001年的195%,相应政府储蓄率上升到2001年的359%, 比1992年的31%上升达4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也从 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77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 现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医疗等制度的不完善,教育支出的不断提高, 下岗失业人员增多, 导致居民不敢花钱, 出现大量的“预防性储蓄” 。 2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 3 虽然居民储蓄率高,实际上80%的财富掌握在少量的人手中,少量有钱人的消费已基本饱和,大部分手中并不是很宽裕,不敢消费。 4 投资渠道不足,市场动作不规范, 也导致储蓄率偏高。 -------------------------------------------------------------------------------- -- 作者:sz-wjh -- 发布时间:2006-5-26 17:29:58 -- 宏观经济学案例作业提交 市区班 吴建华 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原理(见联合国,1995;赵彦云,2000;邱东等,2002),储蓄系指 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在国民收入的使用核算中,将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之后的部 分称之为储蓄。因而,从国家的角度看,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为国民储蓄。其中总 消费又细分为住户(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国民可支配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国外 的净经常转移之和,当按住户、政府、非金融企业、金融企业进行部门划分时,住户的可支 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为住户的储蓄;政府的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为政府的储蓄;非金融企 业和金融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各自的储蓄,国民储蓄等于上述四项储蓄之和。 从上述定义可知,国民储蓄是经济学意义上一个国家的储蓄;居民储蓄仅是住户部门的储蓄; 而居民储蓄存款则仅指居民储蓄中存入银行的部分。因而国内通常所谈论的居民储蓄过高系 因个人投资渠道狭窄或缺少多元化投资方式的论点,其实仅适用于讨论居民储蓄的构成,而 不适于对中国的高储蓄进行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过去十年中,居民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已从1992 年的523%下降至2001 年的416%,降幅达到了107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却从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1 年的382%,增幅达77 个百分点。另外政府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1992-2001 年也增加了49 个百分点。因此,中国过去十年来国民储蓄率之所以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通常所认为的居民储蓄率过高,而在于企业及政府储蓄的迅速增长。 从可支配收入的部门分布可以看出,从1996 年开始,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出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降幅达55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则不断上升,升幅近4 个百分点。另外,非金融企业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也有所上升(22 个百分点)。 1998 年以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队伍得到精简,作为政府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开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同时,由于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增加了国库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储蓄率迅速上升。表 中的数据表明,1998 年政府储蓄率为30%,而2001 年政府储蓄率已上升至359%。政府储蓄率的上升使政府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所占比重从1998 年的132%上升至2001 年的195,增幅高达63 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可支配收入尽管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上升幅度有限,但由于其全部归入国民总储蓄,所以从其占国民总储蓄的比重看,增长幅度也很可观。1998-2001 年,增幅也达到了39 个百分点。Kuijs(2005)认为,企业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但是,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只是原因之一1998 年以来,所有工业企业的效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效益增长最为明显,同时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幅度也是最大的。因而企业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加大,企业整体效益的改善而非仅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应是主要原因。 综合上述,从储蓄结构的变化来看,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以及政府消费率的降低是过去十年间我国国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6 17:48:55编辑过] -------------------------------------------------------------------------------- -- 作者:sz-lshengyan -- 发布时间:2006-5-27 8:39:32 -- 深圳市区班(刘申艳) 一、图表数据分析 从长期看,国民储蓄(总储蓄)按四部分划分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非金融业和金融业储蓄,并为这四个部分的总和。 由上表可见,从1992年到2001年,在我国国民储蓄率下降了14%的情况下我国居民储蓄率却下降了57%,政府储蓄率则上升了49%。在我国国民储蓄中,居民储蓄下降了107%和金融业储蓄下降了17%;而非金融业储蓄和政府储蓄却呈现上升趋势,非金融业储蓄上升了77%,政府储蓄上升了49%。 由此可见,1992年至2001年十年时间虽然居民储蓄在下降, 但是由于政府及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导致国民储蓄率整体保持在40%左右的高水平。 二. 储蓄率维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 1、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的结构中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其融资渠道狭窄,银行支持不够,申请贷款相对困难,使得更多以在经营中以积累利润留存的方式,储备未来用于扩大生产的投资,导致非金融业储蓄增加。 2、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医疗、养老等预期支出压力较大;教育,住房等当期支出压力巨大;个人收入增加,金融投资渠道少,导致居民储蓄维持高水平,另外人口老龄化会明显地影响居民储蓄率。 3、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队伍得到精简,作为政府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开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同时,由于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增加了国库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储蓄率迅速上升。 -------------------------------------------------------------------------------- -- 作者:sz-lshengyan -- 发布时间:2006-5-27 8:40:56 -- 深圳市区班(黄志坚) 根据资金流量表中提供的数据,在过去十年中,居民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已从1992年的523%下降至2001年的416%,降幅达到了1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非金融企业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却从1992年的305%上升至2001年的382%,增幅达77个百分点。另外政府储蓄在国民储蓄中所占比重1992—2001年也增加了49个百分点。因此,中国过去十年来国民储蓄率之所以保持在高水平上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通常所认为的居民储蓄率过高,而在于企业及政府储蓄的迅速增长。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务员队伍得到精简,作为政府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日常开支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同时,由于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增加了国库收入,政府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因而使政府储蓄率迅速上升。1998年政府储蓄率为30%,而2001年政府储蓄率已上升至359%。政府储蓄率的上升使政府储蓄在国民总储蓄中所占比重从1998年的132%上升至2001年的195%,增幅高达63个百分点。 非金融企业可支配收入尽管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上升幅度有限,但由于其全部归入国民总储蓄,所以从其占国民总储蓄的比重看,增长幅度也很可观。1992—2001年,增幅也达到了 77个百分点。现在所有工业企业的效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效益增长最为明显,同时股份有限公司类工业企业在全部工业企业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幅度也是最大的。因而企业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加大,企业整体效益的改善而非仅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应是主要原因。 综合上述,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以及政府消费率的降低是过去十年间中国国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 -- 作者:sz-ywenfa -- 发布时间:2006-5-28 11:02:27 -- 摘录基本概念: (姚文法 市区班) 储蓄指可支配收入中扣除消费的部分; 储蓄=可支配收入-消费 国民储蓄指国民可支配收入与总消费之差; 国民储蓄= 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消费 政府储蓄指政府的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政府储蓄=政府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 居民储蓄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其消费之差; 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 国民储蓄为居民储学习国际贸易有什么作用  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首先涉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及其类型特征。以《现代经济辞典》给出的定义为代表:经济增长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这一定义言简意赅。然而从实际观察出发,这个定义过于狭窄。其实,凡是有助于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组合,均可以称之为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由此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增长方式组合类型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从理论上说,有多种经济增长方式的组合类型,例如:按要素投入划分,分别有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按增长主体功能作用划分,分别有政府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按市场供求内外部因素划分,有以内需驱动型和外需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需求要素划分,有投资拉动型,消费推动型、出口带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与质量关系角度看,有外延粗放型和内涵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在经济理论范畴中,经济增长一般是指经济活动单纯的数量增加,经济发展一般是指经济总量增加与经济结构优化同时出现。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含义。但是也要看到,第一,经济增长依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或核心,离开经济数量增加而谈经济结构优化是不可能的;第二,上述对各种经济增长类型的划分其实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表现,在不严格限制的场合,两者概念是可以互换的。  一般理解为,所谓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促使传统的、旧的增长(发展)方式向现代的、新的增长(发展)方式转化,用现代的、新的增长(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的、旧的增长(发展)方式。如果做两个极端的归类,传统的、旧的增长(发展)方式指的是一组增长(发展)方式集合:资本、劳动密集型的;政府驱动型的;外需拉动型的;投资驱动型的;出口带动型;外延粗放型的。而现代的、新的增长(发展)方式指的是另一组方式集合:技术密集型的;市场导向型的:内需驱动型的;消费驱动型的;内涵集约型的。历史地看,上述传统与现代、旧与新的(发展)增长方式只是一种相对划分。而且不同类型的经济增长(发展)方式有着不同的形成条件,相互之间并非孤立、对立,往往存在着交叉重叠、主辅互补的关系,相应产生不同的增长(发展)结果。这种实例举不胜举,不用多说。  在认识经济增长方式时有三点是容易被人忽略的:第一,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存在,本身并无价值好坏判断。它具有在综合条件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特征。当一种增长方式的综合条件没有被新的条件打破、替代时,想要在主观上让这种增长方式退出历史舞台是不现实、不可能的。以此就能够理解:何以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了要转变方式但直到今天都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它除了受到制度条件约束之外(相对而言,制度条件是比较容易转变的),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机制条件、技术条件、资源条件的强制约束(这些条件转变难度超过制度条件)。第二,评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成功与否,关键不在于它的过程和使用的手段,而在于它的实施结果或目的性。如果只做纯学理的评价,人们会说投入最少而产出最多的是最好的增长方式。但是这种抽象了现实和历史条件的评价实际上说等于没说。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方式时就曾经有这样的思想:资本家对待一种新的技术发明在生产上使用的态度,首先要看这种技术能否使得资本增值,或者说增加相对剩余价值。如若新技术不能带来更多的价值增值,资本家就宁愿继续采用旧技术而置新技术于不顾。经济增长方式采用哪种组合类型,除了取决于增长方式存在的条件性外,其实也取决于增长方式存在的目的性。第三,对经济增长方式目的性可以有很多解释,比如可以把满足人民消费需要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但这里考察地是在同样满足人民消费需要的基础上,如何使得经济增长方式保持一种合理的表现状态。因而可以达成一点共识是:无论哪种组合方式类型,都须使得经济增长在给定条件下到达一种理想或近似理想的增长状态。  以上概念的讨论就进一步演化为有关经济增长(发展)方式与增长(发展)状态之间关系的讨论。进一步说,任何一种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能否实现经济增长理想或近似理想的状态?经过实际经验观察可知,一种经济(发展)增长方式能够实现它在给定的现实条件下的理想或近似理想状态的。换句话说,这种比较理想的经济增长状态是存在的,这就是所谓无通胀增长状态(growth without inflation),或者接近这种理想状态的低通胀高增长状态(much more growth with much less inflation)。  无通胀增长被经济增长理论视作一种理想型的增长状态。这一定义出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他认为:“把创造货币的增长率建立在能够促进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足够高的水平上。经过计算,这个增长率为1%,它带有轻微的通货膨胀倾向,并且具有灵活可变的优势而没有任何值得引起重视的缺点。”笔者完全同意这个定义,并进一步强调:无通胀增长首先是低通胀或无通胀,在此前提下出现一种高增长现象。那种高增长与高通胀相伴、低增长与低通胀相伴当然不属于理想状态。此外,这也不是通货紧缩的高增长,因为通货膨胀指数为负值才出现所谓通货紧缩问题。  中国经济增长实效及其比较  纵观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实际状态,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几个显著不同的时期,其增长状态依次过渡为:中度通胀增长→高度通胀增长→低度通胀增长→高度通胀增长→低度通胀增长→无通胀增长。  最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以前,中国经济增长状态是起伏不定的,处于通胀与增长形影不离的伴生状态,在相当时期内通胀指数大大高于增长指数。但是从1998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无通胀增长的黄金时代。而且就2007年实效情况看,这个黄金时代还似乎没有结束。  进而可以看到,1998年到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年均高达91%,而代表通货膨胀指数的消费价格指数年均只增长了07%。笔者曾经在另一篇讨论中国经济增长的论文中,在分析了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和技术条件基础上,利用增长趋势方程得出结论:1978-2002年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为年均89%。这里出现了实际增长率比潜在增长率多出02个百分点的不合理差距。解释这一不合理差距可能有两个不同方向的理由:其一,笔者的计算分析低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其二,统计数据出现了低估情况。笔者倾向于第二种理由解释。因为经过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之后,国家统计局对以前的数据进行了重新调整,新的实际增长率普遍都比旧的数据略微高一些。而笔者以前的计算正是建立在旧的数据基础上的。无论如何,从1998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到达了它的潜在增长水平临界点,而代表通货膨胀指数的CPI只有近1%的增长,这是完全符合莫里斯·阿莱所说的那种无通胀增长状态的。追求无通胀增长,正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无独有偶,通过对同处于亚洲亚文化经济增长类型的国别(日本、韩国,还有台湾地区)分析比较后发现,近似理想增长状态的出现并非个案。无通胀增长或低通胀高增长往往是一种经济增长成功的标志物或伴生物。笔者以日本和韩国为例给以简要说明。  1、这两个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后期,都出现过无通胀增长或低通胀增长的增长状态。日本是在1982-1990年间,平均增长率为42%,通胀率平均为17%,接近无通胀增长型。韩国是在1983-1989年间,增长率平均为91%,通胀率平均为38%,属于低通胀高增长型。应当说,日韩两国均在当时给定的现实条件下实现了它们自身经济增长方式所能到达的最好水平。  2、这两个国家在持续了6-8年的无通胀增长或低通胀高增长阶段之后,被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所终止。日本经济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股市及房市“泡沫”的破灭,经济持续走向了衰退。韩国经济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增长不稳定,最后被亚洲金融危机拖入低谷。  日韩两个东北亚经济增长典型案例对中国的启示是:第一,经济增长理想状态(或近似理想状态)的出现是以一段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段为标志的。这个标志就是无通胀增长或低通胀高增长,无通胀增长或低通胀高增长同时也是经济奇迹的伴生物。但是好景总是不长。到2008年结束的时候,中国无通胀增长黄金时段或许也面临着终结的局面。第二,黄金时段早晚会结束,但这种黄金时段能够持续多久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性的最好证明。众所周知,日韩经济进入衰退或危机之后,日韩式的增长方式就受到了挑战和批判。日韩从此也进入了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时期。中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但是新的增长方式并没有完全出现,而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却创造了持续十年的无通胀增长状态。换言之,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方式依然有着它特有的能量和效应,这种增长(发展)方式在过去十多年中到达了其较为理想的状态。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增长(发展)方式的潜力是否完全耗竭完毕?如果不是,那末这种增长(发展方式还能有效地持续多久?如果是,那末用什么新方式来尽快代替它?  增长中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与能耗过高问题  目前对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批评最多的是两个问题:第一,它产生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第二,它导致对地球稀缺资源的消耗过大。为着证明这两个问题的存在,许多文献举出了反映收入差距的各种指数或系数(如基尼系数等)的上升,以及中国产出及消耗占世界主要资源的比重越来越高等数据。笔者原则上也认可所列数据,但是需要强调:这些数据以及相应的说法并不足以完全否定目前增长方式的有效性,而且这两个问题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各有不同的意义。以下分别展开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  1、关于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首先,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具有相对的历史合理性。众所周知,1978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这种收入分配制度在实践上中导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了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等违背按劳分配原则的后果。1978年以后的改革正是要纠正这种不合理现象。纠正的结果自然是刺激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由此,增长原点上的差距小本来就不合理,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合理性”。而在30年当中收入差距的扩大,某种意义上是对市场经济意义上的收入差距合理性的回归。只是困难在于笔者无法计算出目前实际差距中哪一部分是属于合理的,哪一部分又属于不合理的。因此,仅仅以某个系数或指数的历史比较,是无法说清楚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合理与否的。借用一种市场经济理论中经常使用的概念,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差距同样也存在着一个“自然率”。高于或低于这个自然率应当属于不合理。但是问题是现在人们清楚地知道这个自然率吗?如果不知道,何以认定目前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了呢?  其次,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会带来收入差距过大。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继续是传统的、旧的方式的说法其实是不够准确的。中国目前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与现代、新旧增长方式并存,只不过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目前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可是现代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比如IT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属于信息经济的主要产业,这些行业目前都是属于社会中高薪收入行业。由于这些行业在中国呈加速增长态势,由此造成的传统行业与新型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加速扩大。即使在90年代之后的美国,新经济或新的增长方式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经济或旧的增长方式退居次要地位,但一方面它导致个人收入不均趋势缓和,另一方面它又导致家庭收入不均的趋势继续扩大。看来,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于化解收入分配差距并不一定起着积极的作用。  再次,自中国经济转型以来,政策导向上推行了一条有意扩大收入分配差距的路线。这条路线目的是想解决增长起点上的平均主义分配问题,并不想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到过份的程度。但是实际进程的掌控并不完全取决于政策制订者的个人良好意愿。实践中,一方面是刺激收入分配差距拉开的政策不断推出,另一方面是缺乏促使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的新政策出台。一多一少,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可以说,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大,不能完全由经济增长方式或传统的增长方式来承担责任。  2、关于能耗过大问题。  数据已经清楚地表明,30年来的经济增长带来的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急速降低。进一步说,到1998-2006年出现无通胀增长状态时候,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量已经下降到产出一万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消耗135吨标准煤。这与20年前要消耗10623吨标准煤相比,进步是十分显著的。不要忘记,这个显著的进步是在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下取得的。  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取得了如此显著的能耗进步,并不能说它没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很多文献中加以说明,比如环境污染加剧,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10个里面就有4-5个是中国城市,等等。而且,从横向上比较,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显著差距。比如,以吨钢可比能耗数据相比,2003年中国重点企业生产一吨钢的标准煤消耗为726千克,这分别差不多是日本在1980年、美国、英国、法国在1985年的水平。中国比发达国家落后了20年左右。从纵向上比较,尽管30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在持续降低的,但是降低的速度却在逐步递减。到无通胀增长时期,能耗下降的速度年平均只有431%,与过去时期下降速度年平均8-18%相比,明显放缓。甚至出现了能耗下降速度的正U曲线。以上情况表明,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降低能耗的能力正在走向终结。从这个意义上说,需要有一种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此来阻止能耗下降正U曲线的延续。  目前的增长方式能够维持多久?  早在10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Krugman)等就认为,东亚投入驱动型的增长(input-driven growth)有损于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从长期看将会导致经济增长的缓慢并最终导致崩溃。1997年出现的亚洲金融危机似乎也验证了克鲁格曼等人的这一看法。在总结这场危机时,他进一步强调东亚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流汗方式(资本积累)获得的,而非通过灵感方式(技术进步)获得的。这种方式使得经济增长率很高,但是资源利用效率却不高。应当承认,要素投入驱动的增长方式也是目前我国居主导地位的增长方式。因此,克鲁格曼们的这种预言是否也会在中国身上应验?换言之,目前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还能够维持多久?  观察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增长实效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迟早是要结束的。这个结束的日子在于经济增长曲线与通货膨胀曲线出现一个交点:原本两条曲线相离相平行变动,但是终究两条曲线要相交,由此宣告低通胀高增长或无通胀增长时代的结束。从目前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曲线与通货膨胀曲线还处于相离状态,其平行相差度保持在7-8个百分点。所以,在可以预计的若干年中,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可以继续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但是,正如前面的分析所指出的,这种增长方式的能耗降低能力正在衰减,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早晚会出现日韩所遇到的增长黄金时代的终结。为此,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努力保持和延长这个黄金时段。  如何保持无通胀增长的黄金时段并使得其尽可能的延长?回答这个大问题应当说大大超出了本文所能容纳的篇幅。这里只想指出几点设想:  第一,在传统的、旧的增长方式潜力尚未完全耗尽之前,应当积极培育现代的、新的增长方式。通过用新的增长方式置换旧的增长方式,来继续保持无通胀增长或低通胀高增长的局面。作为一种增长方式转变的预期结果,应当是在增长诸种要素中,技术进步贡献率超过劳动贡献率与资本贡献率之和。目前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只有不足40%,因此需要耐心与恒心,也需要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任重道远。可以预言的是,在通往技术进步贡献率超过50%的道路过程中,能够继续保持无通胀增长或低通胀高增长的状态,对中国乃至全世界说来都将是最大的福音。  第二,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等组合创新应当是首位的,重中之重。技术是直接构成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在驱动力的创新。就技术与制度的关系而言,存在着含混的解说,比如认为制度高于、重于技术,以至于人们不再关注技术的持续创新,而把主要热情集中在制度创新上。其实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性的、原动力的,而制度作为上层建筑,是产生于生产力的需要并积极维护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制度当然不可能高于或重于技术,但是制度可以积极推动或消极对抗技术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从目前看,技术创新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需要明确追求技术创新。  第三,建立起能够保护和促进技术发明和创新的有效机制。我国技术创新不足,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是与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技术利用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尽管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发明奖励、国家专利申请等法律制度都已经建立,但是对实际使用及对侵犯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行为依然缺乏制度上和行动上的有效约束。许多地方还存有漏洞。比如,对于知识创造和技术发明源头的学术论文侵权、剽窃等行为,只有学术道德的约束而无法律上的明确惩罚。有种观点认为,“一个人如果偷钱,大家都恨他,小偷抬不起头,社会就会平安稳定。可是如果这个小偷偷窃的是别人的学术成果,如果大家还都恨不起来,那么学术就没有希望了。这就如同有人为了发财去抢银行,如果学术界都去抢银行,社会就会乱了,学术界也会失去公信力。”这种状况必然制约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学术领域的制度建设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6期)  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表述,首次见诸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并被提到重中之重的位置。  党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和理念,经历了一个从“增长”到“发展”的转变过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十七大将党对经济问题的认识又推进了一步,明确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彰显出中国***对21世纪中国发展的理念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  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指社会财富的量的增多,还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提升,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变化,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可见,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进程和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的过程。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实现这一理念,需要进一步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转变政府职能和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尽快建立起与这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相匹配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其中特别要处理好干部定量考核与发展导向之间的关系。为此,至少要做好四方面的转变:一是从过去侧重于考核物质指标,转向注重考核以人为本指标;二是从过去侧重于考核经济数量指标,转向注重考核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指标;三是从过去侧重于考核经济发展速度指标,转向注重考核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指标;四是从过去侧重于考核近期利益指标,转向注重考核可持续发展指标 学习国际贸易有什么作用 中国企业经营已与世界接轨,参于国际竞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学习国际贸易便于跨国家、跨地区地进入各种各样的贸易与合作是中国广大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它的广义内容包括:国际投资、国际避税、国际公关、国际惯例、国际会计、国际商法、国际结算、国际租赁、国际联运、国际金融、国际保险、技术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劳务合作等等。 学习国际贸易有什么用处??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① 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② 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③ 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④ 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⑤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⑥ 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关系长期以来的紧张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南北经济交往的规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强。⑦ 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⑧ 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负面影响:① 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特别是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② 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③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著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 汇率对国际贸易有什么作用? 宋国青:贸易与汇率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做了题为“贸易与汇率”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分5个部分:一是当前世界经济的新形势;二是利率与汇率关系;三是汇率对国际贸易影响;四是国际贸易对实物经济影响;五是汇率变化对真实经济影响;最后是真实经济对利率的影响。 2005年末至2006年初世界经济出现一些新变化。首先,在去年第四季度,世界经济整体增长强劲,尤其以日本和韩国的表现最为突出,这一结果颇为出乎分析家和市场的预料。中国经济也有所回升,但是相对微弱,因为中国经济本身就在高速成长。去年年末至今,日本的工业生产强劲复苏,单月的工业产值增速高达10 % 以上;其次,世界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受到台风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石油和有色金属的价格一路上涨,世界各主要股票市场的色金属类股市开始大涨,带领股市走向牛市。中国国内的有色金属类股市也受到波及,这说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连续日渐紧密;再次,市场对美国加息的预期成U字型回升。去年11月中旬,美联储的报告暗示加息到头,导致市场对美联储的预期减弱,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不会继续加息,但是去年年末世界商品价格的上涨导致市场对美联储继续加息的预期逐步回升。此外,韩国在4个月内3次加息,反映出加息是世界的大趋势。日本在未来加息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但是在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全球加息的大势对中国的利率政策构成了压力,央行如何应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最后是2006年初中国出口猛增。2006年一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了28 %,纺织品临时配额的取消是拉动外贸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2006一月的出口资料,对于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增速应该根据出口的迅猛增长而有所调高。 第二个问题是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利率平价理论可以解释利率与汇率的关系。根据利率平价理论,如果汇率的远期期望不变,如果美元利率上升而日元利率保持不变,或者是美元的加息预期高于日元,那么日元持有者就会抛售日元购买美元和美元资产,引起日元兑美元即期汇率的下跌。从实际的经济资料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例如从2002年到2003年美联储连续多次降息,日元利率一直保持不变,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一路走高;2004年起美联储调整利率政策开始加息,日元利率没有变化,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持续下跌。从这里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只要汇率的远期期望不变,美国加息会导致日元贬值。 利率平价理论的前提假设是汇率的远期期望不变,在现实经济中这样的假设并不存在,例如韩国从2002年到2004多次降息,美联储在这段时间内连续加息,按照汇率平价理论,韩元应该对美元贬值,但实际上韩元对美元是不断升值。要解释汇率的变化,关键是弄明白影响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由以上的例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利率的变化引起汇率的变化。先假设利率的变化是外生的,再研究利率的变化对汇率变化的影响。 第三个问题是汇率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005年之前,美元对其它世界主要货币持续贬值,2005是一个转折点,美元跟随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开始升值,受此影响,日元和欧元对美元不断贬值。从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来说,日元的实际汇率比名义汇率有更大幅度的贬值,因为日本的通货膨胀率比美国低3 %到4 %,如果日元再相对美元贬值10 %,那么日元就会有很大幅度的贬值。各国的通货膨胀率差异很大,当前日本经济情况转好,通货膨胀率保持在低水平,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日本的CPI有6个月没有下跌,CPI不下跌对日本经济就是一个利好。从2004年年末到2005年,日元在不断贬值,贬值幅度大于15 %,这是日本经济变化的基本情况。日元贬值对日本的出口有一些影响,但是以美元、日元和不变价格3种方法度量日本的出口,会得到3种不同的结果:以日元衡量,日本的出口增长有很大幅度的增长;以不变价格计算,日本出口的增长并不大。 关于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因为人民币汇率和美元挂钩,所以人民币的走势和美元基本相同,从2002年到2004年不断贬值。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介于美国与日本之间,低于美国,高于日本。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差距在平均后被基本抵消。人民币经过3年的贬值时期,2005年跟随美元的升值而升值。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与出口之间有紧密的联络。根据从2000年到2005年,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额,可以得到中国对外出口的趋势图,对资料进行平滑处理后,得到中国出口的短期趋势对长期趋势偏离的百分比。这个偏离的百分比与人民币的汇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从2000年到2002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短期出口趋势减弱;从2003年到2005年人民币贬值,短期出口趋势增强。从以上的历史资料可以发现,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中国出口有着深刻的影响。2001年是中国经济近10年来最不景气的一年,人民币升值导致外需不足,内需市场也不能及时开启,导致经济增长乏力。从2001年的第四季度开始,人民币跟随美元开始贬值,中国的出口开始大幅度增加,经济随之快速增长。宋国青教授曾经在2001年中国经济最不景气时预测中国经济将在2002年和2003年快速成长,后来事实印证了他的预测。 第四个问题是贸易变化引起真实经济的变化。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工业产值总额有3万多亿美元, 美国的工业产值是2万多亿美元,中国的工业产值比美国还要大,居于世界第一位。但是购买力平价法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它可能会高估服务业的产值。应该设计出一种新的方法用以度量工业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份额,研究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例如设计出一个世界工业指数,测算每个经济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例,如果能够计算出中国和印度在世界工业的份额,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分析从2000年2006到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五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可以发现日本和德国的工业指数6年增长不到10%。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积于日本,日本2005年最后两个月的工业产值增长高达16%,增长速度快于中国,但是因为工业在日本经济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小,所以日本GDP的增长速度低于工业的增长速度。如果日本工业占GDP的比重和中国一样,日本的GDP增长率将高于中国。预计日本2006的GDP增长率可能高达5%-6%,7% 也有可能。日本的工业产出从2000年的5、6月到2005年的5、6月份,基本上是0增长,但是在2005年11月份出现了爆炸似的快速增长。韩国的增长也很快,特别是2005年11月,但是韩国毕竟是一个小经济体,小经济体的增长率波动比较大。 中国工业指数的波动十分微小,难以用现有理论进行解释。对于这个现象,第一个想法是中国统计局的功能很强,但是没有直接的资料可以证明统计局调整了资料,目前只有一个经济普查,服务业有调整,但是工业没有大的调整。如果统计部门要抹平一个统计数列,要么资料正好被抹平,不然就会出现一个很大的缺口。统计部门如果根据设想的平均值调整资料,但是难以确定平均值的正确性。统计局可能会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标准对资料“压水”,几年后才发现其中的问题,幸运的是工业资料没有多少变化。中国工业指数如果不经过计算,根本看不出波动,难以解释这一现象。作为大经济体的美国,其工业指数有剧烈的波动,其它OECD国家的工业指数也有明显的波动。可以假设汇率变化对中国和美国的影响是中性的,而对日本和韩国是正面的,尤其对于日本有十分大的正面影响,但是难以证明这个假设的正确性,因为缺乏长期的资料支援。 第五个问题是汇率变化对真实经济的影响。对于个别国家,货币贬值可能导致经济走强,而货币升值则可能导致经济走弱;但是对于类似于美国与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明显。对于全球经济,如果汇率的变化对称,则汇率的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呈中性,甚至对于个别国家而言,汇率的变化也呈中性。 对于中国和美国这样的大国,货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较小,当然也可以说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正好相互抵消。如果汇率的变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对称的,且影响作用相等,那么汇率变化对世界经济的总体影响为零,因为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的正面影响与另一个国家的经济的负面影响相互抵消。升值的经济体与贬值的经济体各占一半,资讯完全独立,所以汇率的变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呈中性。如果汇率变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是中性,那么贬值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升值不会引起经济的衰退,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经济体都可以通过汇率变动而受惠,显然这是不现实的。汇率的变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呈中性,甚至对于个别国家也呈中性。 最后一个问题是真实经济对汇率的影响。中国和美国的实际生产水平已经超过潜在生产能力,在这个时候扩张总需求只会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短期经济可能会受到 ,但是这是“兴奋剂效用”,对长期经济并没有益处。现在没有国家会为追求短期的经济高增长而默许高通货膨胀率, 对经济的首要目标是稳定物价。对于中国、美国和欧洲国家,如果通货膨胀率上升,央行应该采用提升利率的方法抑制总需求的扩张。对于美国,如果通货膨胀率上升,美联储会加息;对于中国而言,今年的出口可能会有强劲的增长, 会通过压制投资的方法抑制总需求的扩张,总之,不能让总需求继续扩张。 中国并不存在内需不足问题,内需不足完全是人为的问题,因为中国国内的利率较低,而投资报酬率较高,只要 放松巨集观调控,内需就会迅速扩张。日本经济的关键问题是内需不足,因为一些企业不允许破产,致使实际生产水平低于潜在生产能力。日本没用办法扩张总需求,唯一的办法是靠外需拉动,日本的名义利率接近零利率,已经不能通过降息的方法扩张总需求。如果日本能够扩张国内需求,通货膨胀率不会上升。中国,美国和韩国的生产水平已经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扩张总需求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最终导致央行加息。以韩国为例,去年经济的强劲增长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韩国央行在4个月内3次加息,以控制总内需的过度扩张。 提问部分: 问:人民币升值对就业会有什么影响?外汇减持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答:人民币升值30%时才应引起警觉。外汇减持的唯一操作方法是央行直接卖外汇,央行可以直接把外汇卖给企业;或者,央行把外汇直接卖给财政部;再者,央行把外汇交给国有企业,当然,这样的可能性很小。外汇减持应该让市场决定,国有企业不参加,出口企业可以参加。在外汇减持的过程中,人民币可能会升值,对出口企业会有一些影响,但是人民币可以缓慢升值,分多次逐步升值,例如用3年的时间,每年升值5 %到6 %。但是不能让市场预期到每年升值5 %,需要防止套利。另外,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出口企业每年的出口额增长了30 %以上,只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口增长每年保持在20%的速度,人民币升值不会导致大量失业。 问:如何看待美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所施加的政治压力? 答:很难判断美国在汇率的问题上对中国的压力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美国不断向中国施压,但是美国不能只考虑政治的因素,现在美国、日本和中国同处生产的上下游,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有人认为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是一场灾难,一些人认为人民币只要升值就是一场灾难,但是到目前为止,灾难并没有发生,人民币升值还不如禽流感对经济的影响大。当然,有人依然认为有一些潜伏的灾难将会发生。美国对人民币升值煞费苦心。但是美国应该看到,中国在汇率改革已经有很大进步。美国不能操之过急,虽然中国对美国有钜额的贸易顺差,但是今年一月中国对美国的顺差正在缩小,如果这不是由偶然因素造成,那么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会不断缩小。美国应该看到中国的进步。 问:今年的一月贸易猛增会不会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答:一些的特殊情况导致今年一月贸易的增加,例如出口配额的问题。分析出口要看3个月的资料,如果3个月的数量有大幅度的上升,就需要压制,可以提利率压制内需,或者是提高汇率压制外需。如果利率和汇率都不动,央行只有多开会,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但是最后发改委一定有办法。调整汇率和利率是最好的方法,抑制外需比抑制内需更容易。 问:M2指标的前瞻性和适用性如何? 答:我一直在强调M2指标的作用,我参经写过一篇文章“中国M2指标引领世界经济的景气”,表达对M2的重视。去年的经济预测强调货币传导机制,对通货膨胀率的预测一般是3%到4%,但是经济中心的几个学生的预测都低于2 %,去年的实际通货膨胀率是18 %,研究通货膨胀率最重要的指标就是M2。对于M2的传导机制,我用叙述方式作过3个模型,一个是正传导模型,例如石油和钢材的涨价会传导到下游;第二个是负数传导机制,上游涨价会导致下游价格下跌,现代巨集观经济学模型会选择第二个模型。第三个模型是货币当局控制经济,用货币政策引导价格,用利率杠杆保持价格的平稳。日本和美国的金融资产在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定期存款比重较小。中国的M2更有说服力,短期内应该关注M2指标,对于去年的投资只要关注M2就已经足够。 问:日本央行想增加M2,为什么货币供应却难以增加?中国2005年的外汇储备增量主要是由经常专案还是由FDI的热钱导致?房地产调控对内需有何影响? 答:日本货币供应量难以增加,主要是由商业银行不愿意向企业贷款所导致,这是形成日本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央行可以降低再贴现利率,鼓励商业银行向企业贷款,但是日本已经采用零利率的政策,商业银行依然不愿意向企业贷款,在利率政策上,日本央行已经没有其它的办法。因为体制的原因,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尽管负债累累,但是不允许破产,银行考虑到风险不敢向这些企业贷款,如果允许企业破产,银行就敢于向企业贷款。 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就可以知道外汇储备增加的原因。只有证券市场上的钱才应该被称为热钱,这里所谓的热钱只是转移支付,转移支付的数量不大,对2000多亿外汇储备增量不具有解释力。一些投资被看作所是热钱,在资本帐户开放和透明的情况下,外资可以用于多种途径的投资,但是目前在中国投资还需要审批。 200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有通货紧缩的趋势,而房地产调控政策对经济是雪上加霜。 为防止通货紧缩,放松了巨集观调控,没有把经济压下去。即使出现通货紧缩的局面,也可以用几个月的时间进行调整。 问:日本经济是否已经走出连续十年的阴霾?日本经济的再度复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如何? 答:我在2003年的时候写过一篇关于中国走出通货紧缩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对中国经济有详细的研究,其中包括中国的坏帐问题和货币供给问题等。我对日本的经济没有如此详细的研究,但是,通过关于日本经济的一些文章和资料,可以知道市场普遍看好日本经济,日本经济的复兴对中国经济会有正面的长远影响。 学习《国际贸易》课程对会计学生有什么作用 同学你好! 《国际贸易》课程对会计学生有什么作用? 1、要知道《国际贸易》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啊!对于国际会计专业更为重要了。 2、《西方财务会计》的基础引用《国际贸易》中许多海运贸易商务术语,如:FOB(离岸价)、CIF(到岸价)结算,货运提单等。 3、当下,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会计准则》趋同,中国经济已经是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会计学学生应认真学习《国际贸易》,掌握国际贸易商务术语。这对于在进行进出口业务中十分受益。 4、纵使是内资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也要学习了解《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国际贸易有什么职务 1 尽快捡起来你的英语,迅速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2 如果要做外贸,建议你先选择一个行业,再选择这个行业的一个产品,然后找找生产这个产品的外贸公司和工厂有哪些,对他们进行了解后,有针对性的传送你的简历; 3 针对你的情况,我觉得你可以做的职务是: a 生产跟单 b 业务跟单 c 合同执行 d 外语水平提高,并且熟悉产品后,可以做外贸业务员 e 随着经验的积累,你可以做到外贸经理 国际贸易有什么好书 看原版书吧 推荐一本书,国际经济学,华盛顿大学 Robert G Carbaugh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英文第八版 讲的都是从国际贸易角度的纯理论的东西 再说,练一下英文也好嘛! 国贸实务方面的书看对外经贸大学出的,东北财大的那本也好 注:本人是国贸专业的学生~~~以上均为专业老师推荐的哦 ^O^ 天津国际贸易有什么公司 天津外贸华益公司 中山路163号 B 天津锦业国际贸易公司 新开路46号冠福大厦26层2604 C 天津长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南京路189号津汇广场20层2008 D 天津万利荣国际贸易公司 友谊路50号友谊大厦a座8层803 E 天津阿科力国际贸易公司 湘江道47号天津五矿大厦9层 国际贸易有什么好处 解决世界各个地区所有生产的产品流通及促进相关类似产品互相竞争。 1、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 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互通有无始终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功能。 世界各国由于受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分布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生产能力和市场供求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各国国内既存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又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产品过剩状况。 而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增加国内短缺产品的市场供给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为各国国内市场的过剩产品提供了新的出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求的矛盾,从而调节了各国的市场供求关系。 2、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 在当今世界上,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各个国家的分布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的国家劳动力富余而资本短缺,有的国家资本丰裕而土地不足,有的国家土地广阔而耕作技术落后。 如果没有国际贸易,这些国家国内生产规模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其短缺的生产要素的制约,一部分生产要素将闲置或浪费,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通过国际贸易,这些国家就可以采取国际劳务贸易、资本转移、土地租赁、技术贸易等方式,将国内富余的生产要素与其他国家交换国内短缺的生产要素,从而使短缺生产要素的制约得以缓解或消除,富余生产要素得以充分利用,扩大生产规模,加速经济发展 。 3、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 利用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扩大优势商品生产,缩小劣势商品生产,并出口优势产品从国外换回本国居于劣势的商品,从而可在社会生产力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生产要素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在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置,以提高国内的生产力水平,加快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国际贸易,使国内的产业结构逐步协调和完善,促使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5、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为一国 开辟财政收入的来源 可从对过往关境的货物征收关税、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国内税、为过境货物提供各种服务等方面获得大量财政收入。 在美国联邦 成立初期,关税收入曾占联邦财政收入的90%。至今,关税和涉外税收仍然是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国际贸易还可以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它可以通过进口国内短缺而又是国内迫切需要的商品,或者进口比国内商品价格更低廉、质量更好、式样更新颖、特色更突出的商品,来使国内消费者获得更多的福利。 此外,国际贸易的扩大,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将为国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间接增进国民福利。 6、加强各国经济联络,促进经济发展 在现代,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国际贸易活动,这不仅把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互相联络起来,而且也把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卷入国际经济生活之中 。国际市场的竞争活动,也促使世界总体的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加快。这不仅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ERP与国际贸易有什么联络? ERP企业资源计划它是一个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资讯系统,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 国际贸易分为住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两部分,也称为进出口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